绿水青山间|鱼跃青海湖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时间:2025-02-14
编者按:对生态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历来看得很重。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就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江河湖泊到林海荒漠,从湿地草原到青山沃野,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一份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是美丽中国最生动的注脚。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央视网推出系列微纪录片《绿水青山间》,与您一起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感受绿水青山间的幸福。 天天学习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宛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它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地,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青海湖高寒、高盐、高碱,但却孕育了一种独特的鱼类——青海湖裸鲤。青海湖裸鲤只生活在青海湖流域,占青海湖鱼类资源量的95%以上,对维系青海湖“水—鱼—鸟”生态链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曾经,因过度捕捞、拦河筑坝等原因,青海湖裸鲤一度资源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到了上世纪80年代,青海开始对青海湖裸鲤进行保护:从实施封湖育鱼到开展增殖放流,再到在环湖地区建成多条过鱼通道为青海湖裸鲤洄游“护航”……持续守护换来“青海湖精灵”数量逐步恢复。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2.03万吨,同2002年相比,增长近46倍。青海湖裸鲤的“回归”,也让一个生机盎然的青海湖重现。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湖仙女湾考察,其间,特别询问了青海湖禁渔情况。他叮嘱:“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 从濒临灭绝到鱼翔浅底,青海湖裸鲤的兴衰,见证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迁,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缩影。 编辑:北月上一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