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奇迹般的新生活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时间:2025-01-24
几个月前,祝家沟村遭受了洪灾,村民们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在这样温暖亮堂的房子里过上了年,更没有想到,在新家里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 1月22日,正值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在村民王宝维家,习近平总书记屋里屋外仔细察看房屋结构和质量,同一家人围坐一起拉家常。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4年8月20日,绥中县发生极端降水,“不到一天下了一整年的雨”,引发洪涝灾害。由于“两山夹一沟”的地形,祝家沟村成为全县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之一,积水最深处超过6米。 村里遭灾时,王宝维正在外地办事。听说消息,他赶紧往家赶。路断了,王宝维冒着雨深一脚浅一脚翻山走了大半天。可是,哪还有家的影子。眼见一片汪洋,王宝维忍不住大哭起来。 “要不是村里提前通知,家里人转移到了附近地势高的地方,后面的事儿真是不敢想。”王宝维说。 同村的朱西存也经历了同样的困难。 洪水退去后,站在自家门前,朱西存怎么都不愿相信这到处都是淤泥的房子竟然是自己的家:“家里的东西都埋在泥里,想找件换洗的衬衣都找不着。” 灾后,全村41户房屋受损严重,被确认为无原址重建基础。 “半辈子攒下的家当啥也没剩下,再过两个多月入冬了,这日子可咋过啊……”刚遭灾的那些日子,许多受灾村民整宿整宿睡不着。村民们记得,“那些天,大伙儿的眼泪都没断过。” 那时的祝家沟村人做梦也没想到,仅过了40天,距离原来的家不远处的山坡上,一排排新房子奇迹般地拔地而起。 新村施工期间,朱西存几乎天天往工地跑。“新房子搭了地梁,用的都是实心砖,墙上保温层足足有5厘米厚,真是实实在在的好房子。”朱西存说,看着房子一天一天“长高”,感觉生活的希望又一点一点回来了。 王宝维自告奋勇申请参与新房施工:“这么多人为了我们的新家没日没夜忙,我也不能闲着,能尽一份力是一份力。” 2024年10月底,赶在入冬前,“祝家新村”完成修建,受灾乡亲们陆续搬进了新家。 “祝家新村”的新房包括60至120平方米6种户型。朱西存家90平方米的房子,政府各项补贴和救助解决了大部分房款。王宝维家人口多,选了最大的户型。120平方米的房子,自家掏了六七万元。 屋子里,火炕、灶台等一应俱全,水电网络均已入户,政府免费发放的冰箱、电视、洗衣机、燃气灶、电饭锅已经摆进了新家。屋外,红砖墙围成的小院儿干净整洁。 更令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新家的居住条件也“升级”了。卫生间“搬”进屋里,冬天上厕所不再挨冻了;屋里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在屋里摆大水缸提前存水了;木窗换成了塑钢窗,冬天窗上不糊塑料布也不漏风。 除了把家建好,还得把生计再忙起来。 绥中县盛产白梨,梨树是祝家沟村许多人的“命根子”。洪水席卷而来,原本已经挂果的梨树倒伏,不少果子被冲走。 祝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丽丽介绍,县里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专班帮助村民抢救果树,不到一周打通了运输水果的道路桥梁。9月初,全村党员干部齐上阵,和村民们一块儿抢收水果。从祝家沟村走出去的白梨还登上了绥中县秋季果品推介会,大伙儿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有新房、有果树,又有这么多人帮衬,咱们这日子可得好好往前奔。”朱西存许下自己的新年新愿望,“我要把被水淹的果树再重新栽起来。希望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一切顺利,在家上初中的女儿能考个好学校。”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村子里一派喜气洋洋。 总书记来王宝维家时,家里的大锅正炖着杀猪菜。此时,这道大菜和热腾腾的饺子都已经端上了桌。 朱西存和家人吃着自家秋天收的白梨,咔嚓一声,甜到心里。 不远处,黑土地上,一棵棵梨树在寒风中挺立,迎接新的春天。(记者高蕾、白涌泉) 编辑:北月上一篇:时政现场说丨心系受灾群众 “总书记和我们一起过小年了!”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