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长镜头丨乌梁素海的“新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时间:2023-08-15
点击上方图片链接观看视频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岸边,芦苇苍翠,百鸟翔集。这里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素有“塞外明珠”之称。乌梁素海与四周的沙漠、平原、山脉、草原组成了一个山水林田湖草沙共融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人们很难想象,眼前这颗天蓝、水清、鸟成群、鱼满仓的“塞外明珠”,在20多年前一度成了当地的“生态之患”。 关停重污染企业、建立污水处理厂,“就湖论湖”的治理方法有成效,但只在一时。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理念。4年后,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又将“草”纳入这个体系;2021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一字之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乌梁素海开始了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的全要素综合治理。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了解当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等情况,察看乌梁素海自然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总书记强调,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对于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逐渐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8月15日是第一个“全国生态日”,让我们共同建设美丽中国,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杜晓东 吴璇 编导丨赵言言 摄像丨李作 韩星 剪辑丨严佳 配音丨王帅天 统筹丨总台内蒙古总站 刘晓波 张扬 制片丨杨波 刘霄 毛卉 协助丨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 乌拉特前旗旗委宣传部 编辑:晓佳上一篇:美丽中国丨望山看水有乡愁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