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陕西商南:手工花灯扎出浓浓中国“年味儿” 来源:商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1-02-04
每年的春节和元宵节,商洛市商南县湘河镇莲花台村都要扎花灯、举行花灯展演,而手工扎花灯更是莲花台村的一绝。纯手工制作花灯既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扎出了浓浓中国“年味儿”。 年关将近,商南县湘河镇莲花台村的民间手工艺人周应国正忙着破竹篾,扎花灯。 周应国告诉记者:“十来岁都在搞这,现在搞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怕它失传,村上领导和会长说要把这东西还要发扬下去,后继有人。在我们农村来说,要过新年必须要扎一些花灯出来展示,而手工花灯更能显示我们农村老百姓有个年味儿,也就是过上一个幸福的太平年。” 制作花灯,首先要确定花灯类型,做好灯架。周师傅选好竹子破开,再把弯曲的竹篾按需要削短,测量尺寸,搭成“龙骨”。两个帮手也在忙着剪纸,搓捻子。要把这灯笼的架子搭好,还真是一件精细活,长短、粗细、高低都有标准,一点也不能马虎。 商南花灯历史悠久,形成于明成化年间,2011年被确认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河镇更是在解放前就有花灯之乡的美称,莲花台村花灯的式样繁多,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展现当年丹江沿岸排运工人放排讨生活,与天斗、与水斗,龙口求食,养家糊口那种勤劳勇敢以及胆识和气魄。 一个多小时后,周师傅要扎的核桃灯已具雏形。接下来,就是下版、雕花,剪彩纸、糊彩纸,贴流苏等一系列工序,在周师傅看来,花灯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他将福禄寿等美好寓意融入花灯中,让村民在赏花灯的同时也接收到来自传统花灯和手工艺人的美好祝福。每一道工序周师傅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民间老艺人的严谨在他的专注中自然流露。近距离感受传统花灯和扎花灯手艺的独特魅力,让人不禁对传统手工艺人肃然起敬。 只要一说起扎花灯,周应国就如数家珍的介绍说:“这个灯叫七星灯,为什么叫七星灯,往日的传统是天上有28宿,这个七星是一面七个,但是四面呢,四七就是二十八,所以说这是七星灯,要玩古老传统花灯,离不了七星灯和八卦灯。” 周师傅还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思考如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花灯和河灯相辅相融,更具欣赏价值。除了七星灯,八卦灯,宫灯,母灯,福灯,排灯等传统花灯以外,像鲤鱼、螃蟹、乌龟、青蛙等水里的动物形状的花灯,周师傅等能扎出来。说起这个,周师傅就很“骄傲”:“在扎古老灯的情况之下,还有所创新,像这一种金鱼灯,我不仅可以将它扎得形似金鱼,而且头和尾都能动,走起来,好像在水里游泳一样。” 周师傅不仅会扎花灯,玩起花灯来那也是很溜儿的。别看他已经50多岁了,在旱船的表演中,艄公的角色可是非他莫属,艄公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划划船而已,不是谁都可以上场表演的,需要多年积累的功力。一上场,周师傅一改扎花灯时的安静和专注,立马精神起来,在旱船前面带路划桨引船,做出撑船,拨水、卧船、下篙等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灵活的身体用抖步和斜身步把水中划船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 周应国师傅手工制作花灯近40年,每年至少做近百盏花灯,为手工制作花灯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题材和工艺经验。为了不让传统手工扎花灯这门手艺失传,他把每种花灯的长宽高等尺寸以及制作方法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你看,这个是宫灯的制作,这里面绘画是文臣武将,刻画是四付,做出来的时候必须量尺寸,不然的话就不行。”周师傅一一给大家展示着记录,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种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同时也使得花灯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望继续向前推进发展。(杜金晖 姚远伟)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