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大荔县非遗文化走进校园 小小戏迷传承“秦声秦韵”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时间:2023-07-05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近年来,渭南市大荔县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方式和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让孩子们通过实践与创新,懂非遗、传文化。在大荔县实验小学,学校戏曲社团邀请该县剧团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同州梆子非遗体验课,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州梆子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何满堂与孩子们交流互动,并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为孩子们讲授同州梆子戏曲文化的渊源。讲授过程中,县剧团老师们还身着戏曲服饰为大家穿插演出经典曲目,举手投足、身形走位,让孩子们十分着迷,近距离感受到了同州梆子的独特魅力。 “在戏曲课堂中,我学到了唱、念、坐、打等基本功,这学期我还学到了一出新戏叫做《花木兰》,这出戏让我感受到了花木兰的英姿飒爽,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像花木兰一样报效祖国。”大荔县实验小学戏曲社学员李依珂说。 “我非常喜欢戏曲,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我想把它继续传承下去。在课堂上,我还学到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舞台上我也更加自信了。”大荔县实验小学戏曲社学员张梦洋说。 课后,戏曲社的小学员们还与县剧团的老师们同台演出,中气十足的唱腔、行云流水的动作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孩子们热情高涨,还就“非遗是什么”展开热烈讨论。 据了解,大荔县实验小学戏曲社成立已7年有余,现有学员40余名。社团结合地域特点和学校实际,开设以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眉户为主的戏曲课程,努力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的舞台。此外,近年来,大荔县剧团也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宗旨,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奏响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强音。 “戏曲非遗剧种的传承,任重道远。通过辅导学生学习优秀戏曲精彩片段,让学生们真正感觉到同州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以后还要更多地进行类似的工作,特别是进行院团合作、校企合作,真真正正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传播下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州梆子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何满堂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 编辑:大风 责编:慕瑜 终审:吴汉兴上一篇:安康高新四小开展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