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校园 >

一家四口两代人 丹心育人写春秋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强春蕾 时间:2021-11-30

 

作者/强春蕾

我的父亲1980年榆林高专中文系毕业,和许多有志青年一样,怀着对教育的一腔热血,将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当时红极一时的上盐湾中学。在小中专升学成为农村孩子出路的年代,父亲带两个班的语文。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学校的工作重心由小中专升学率到高中升学率的提高,父亲依然是语文老师。

1999年,父亲得到校方提携,成为教导主任,工作更是日趋忙碌,除了上好两个班的语文课,还要负责学校教务工作,对自家孩子的关心与往日相比相去甚远。

当时有政策,初中毕业时,年级成绩前两名的学生能保送市一中。正当我沉浸在被保送的喜悦中,突然听到其他老师在议论:“强老师不保送自己的女儿,却保送了另外的学生!”我气得一边哭一边跑进父亲的办公室,冲着父亲大叫,“凭什么让出我的保送名额?为什么为什么?”

中考那天,14岁的我在大雨如注的考场大门里面,撑着雨伞,愤怒地望着门外的父亲那慈祥和善的笑脸,他好像在说,“相信自己,一定成功!”我还有什么怨恨和遗憾的呢。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乡村教师,我从未真正读懂的父亲!直到父亲调离时,有学生骑着自行车,身后背着一面镜框,上面写着对父亲的赠言,一口气追了30多里山路;有教师满含感激地说:强老师,你为我们主持公道,让我们懂得了付出的价值……我才终于明白了,因为父亲的尽职尽责,父亲的公平正直,父亲的无怨无悔,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和精神上的巨大回报。


我的母亲最初是一名民办教师,为了让她的学生都能考上初中,每天下午义务补课,自家田里的庄稼荒芜到草盛苗稀、村人侧目的地步,她也始终没有动摇信念。

经过努力,1994年,母亲考上教师进修学校。两年后,分配到上盐湾中学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经常对孩子们说:“我半路出家,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不能做你们的好老师,只能做你们的好保姆。”

我见过在一个老旧柜子里,珍藏着她的荣誉证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等,一大堆。这些年,母亲一直担任班主任,人数最多时一个班级有99人。她几乎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这群孩子们身上。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中学条件艰苦,住宿简陋,下晚自习后,宿舍冻得像冰窖。母亲心疼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烧好开水,送到宿舍给他们喝;每天晚上安顿他们睡好,自己才开始备课改作业,12点前睡觉是一种奢望。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感冒了,母亲赶紧把他带到我家,榨油、烧水、打鸡蛋、拌面,当一碗香喷喷的疙瘩汤端在他面前时,那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班里面的孩子们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生一次病,这样就可以吃到冯老师亲手做的疙瘩汤啦!这些学生,不少都考上了全国重点乃至清华大学。逢年过节,总忘不了给她打一个问候电话。母亲的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爱的奇迹。

母亲离开教学岗位后,仍然延续着她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只是从培育学生变成了培养教师。2012年起,榆阳区招教考试开始组织面试,很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不懂如何讲课。当他们找到母亲时,一番简短的聊天后,母亲好像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母亲为了圆他们的教师梦,每天起早睡晚,在蒸笼般的房间里又是查资料,又是写教案,又是练讲课,短则十几天,长则四五十天,常常是废寝忘食,腰酸背痛,她也乐此不疲。我不能忘记母亲站在讲台上为他们示范讲课的风采,举手投足,声情并茂,好像天生就是为讲课而生。

四十年春华秋实,母亲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教书育人的赞歌。


目睹了父母贫穷却富有的生活,品味了父母辛苦却甘甜的滋味后,感悟了父母平凡却丰富的人生阅历,我和姐姐毅然报考了师范院校,并读完了硕士,毕业后考取了农村学校教师。在农村中学工作的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始终把父母作为一面镜子,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人师表。

姐姐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因学校教师短缺,她产后百天就回到学校,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在班里,姐姐注意到一个很特别的孩子,性格孤僻,学习困难。她了解情况后,家访途中遇上大雨,全身湿透,带给孩子的书却完好无损。她忍着脚扭伤的疼痛,跟孩子父亲谈了她的想法,每个下午给孩子免费补课,并反复给他讲国家相关政策,努力走出贫困。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在姐姐的坚持下,孩子的成绩渐渐好了起来。


我虽然没有姐姐的那种执着与忍耐,但我有我的初衷,有我的志向和我的价值取向。

我要把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蔺相如的大智,廉颇的大勇,苏武的大忠,宝玉的大爱,迅哥的大悲……

我要把我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从教近十年,我的教育理念是:让生命变得鲜活,让教育充满温情,让人生充满乐趣。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思想,在应试之余,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

一个孩子,高三最后阶段精神极度紧张,几近崩溃。在一个晚自习之后,他找到我倾诉:学习用力却难以提高成绩,家长严加相逼却难以交心,同学吵闹不休却不能阻止,诸如此类。我耐心地听他情绪激动地讲完自己的心事,与他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心。我告诉他,高中只是一生中很小的一个片段,并不能代表你的全部,同时也不会否定你的所有。我就是最好的事例!从5岁到25岁,整整20年的求学路,写字写到右手小指变形,看书看到眼睛近视,备战考研紧张到心动过速,复习招考连过年都没有踏出家门半步,那么艰难我都走过来了。今天,我站在这里成了你的老师!人生之路漫长而艰险,有几人能不历经坎坷与磨难!“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随时关注他,与他对诗、聊天,终于,他走出了阴霾。毕业时,他走到我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了一句,“强老师,感谢您!”这一刻,我觉得,人间值得!


耕读传家,育人不辍。桃李不言,芬芳满园。一寸粉笔化作两鬓霜花,三尺讲堂带走芳华岁月。哪怕身躯变得佝偻,皱纹爬上双颊,眼睛不再清澈,声音变得沙哑,我们也不会忘记丹心育人写春秋的使命与责任!

(作者为榆林市第一中学教师)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