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校园 >

推动教育联盟,加快汉中市城固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范永茂 时间:2021-09-2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 、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面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教育强国,主要目标是要提高教育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日益强烈。农村学生人数不断减少但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基础教育而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已经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的历史性转变。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骄傲,也有“一山放过一山拦 ”的挑战。因此,通过综合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增加优质教育资源, 解决好教育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问题,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双减时代”呼吁学校回归教育本质,修炼教育内功。这意味着,学校只有站位高,有策略,有行动,才能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树 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教育均衡不是每个学校都一 样,而是每个学校都要有特色、高质量。教育公平不仅要求机会公平,还要做到过程公平,最终达到结果公平。教育公平也不是每个人都一样,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激发。为此,通过对陕西汉中市城固县部分学校的了解和调查,我认为实施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联盟制,统筹教育联盟实施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逐步缩小教育发展差距,实现各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教育联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为抓手,科学捆绑、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教育需求,努力破解“上好学校难“的突出问题, 真正使优质教育普惠于民。

2、区域内各学校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不协调,在校学生规模的差异,各学校教育经费的差异过大,一定程度导致各校发展不平衡,实施教育联盟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提升各校发展的品质。

 3、校际之间教师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等差异较大,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单位人员的固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积极性。

 4、联盟制的落实,有助于免试就近入学、划片就近入学的落实,促进各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良性竞争,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调动广大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

(二)教育联盟的目标和内容

以“六化”为切入点,全面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管理模式一体化。优化联盟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划清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的职责权限和管理边界,对各校、管理执行 机构实行集中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人员物资调度的层级综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的优势,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优化配置联盟校各校办学教学资源。将硬件资源均衡分配,并合作开发共同使用劳动实践基地;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通过改善城乡学校信息化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强化城乡学校校长及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举措,全面优化农村学校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实现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成长。

二是教学实施同步化。统一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好教学进度,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统一课时计划,实施有效教学、有效训练。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开齐上足规定课程,统一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制定统一使用的课程表。建立教科研协同制度,校区之间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确保教研活动向所有联盟校延伸,同化过程,共享成果,共同成长。

三是教学管理协同化。通过学校联盟,在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评价 考核、价值取向等方面一体化推进,实现学生共育、责任共担、合作共赢 、协同发展。发挥龙头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联盟校成员单位具体抓落实的思路,一体化推进教育管理工作。学校之间统一调配各级名师、骨干教师,开展校内名师交流,相互送课到校、校间名师讲座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师徒结对制度,师徒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师父”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案例和方法,通过具体生动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传授给“徒弟”;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学术研讨、研课评课,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

四是师资配备动态化。根据教育联盟“捆绑校”的发展,全面统筹“ 捆绑校”内教师资源,建立教师编制动态调配机制和教师合理流动和走教机制,让教师逐步从学校人变成系统人,让人才合理流动,着力解决教师流动难、待遇保障低、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学科专任教师和骨干教师带头到分校任职兼课,按劳取酬,努力营造合校、合心、合力的氛围。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交流、走教机制,动员各科教师开展教师走教活动,明确走教教师任务和责任,让交流教师教有目标,干有方向,建立走教教师档案 ,对走教教师基本情况、所任学科考核成绩、培训辅导青年教师情况、推广和反馈经验情况、课题研究情况、师生认可度等进行规范管理,并对走教教师进行考核。学校在评优评模、职务晋升、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方面向走教教师倾斜。

五是经费使用统一化。严格执行县教育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经费预算、统一收入支出、统一财务管理,优先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和物资。通过“联盟捆绑校”经费的共享共用,促进薄弱校发展,实现教育经费的更高效使用。

六是质量评价多元化。建立质量监控和督导检查制度,及时进行质量分析。联盟龙头校定期组织对成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并制定详实的绩效评估细则,每学期对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量化考核, 按实绩进行评优晋级,按劳取酬,做到奖罚分明。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均衡化为目标,建立覆盖全县各校的教学、管理、后勤 人员的多元考评体系。

 (三)教育联盟的方式和方法

以七方面联盟推动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以“大教育”视野的实现 联盟的多样化。

1、城乡联盟,共同发展。在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在县域范围内加强以城带乡的教育发展。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下签订城乡教育联盟发展协议。 一方面,政府制定各项政策制度标准,为城乡校际联盟发展构建良好的基础环境,使城乡学校之间合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规范城乡学校之间交流合作与发展竞争,对城乡校际联盟发展 规划做出科学合理的协调,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城乡教育互动模式表现良好的学校进行奖励。通过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联盟,带动农村学校发展,如:联盟班子成员每月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议,进行工作研讨 、专题研讨和后勤研讨,研究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教师、图书、活 动、教学资源、教学计划、备课资源等的共享,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或个人教学经验介绍,传授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互派骨干教师到他校开展讲座和课堂教学指导活动或开展支教走教活动等。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区域联盟,整体提升。对区域联盟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升级。通过行政管理引导,重组区域教研联盟,参与成员全面覆盖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实施“共同的联盟目标、共同的联盟制度、共同的组织保障 、共同的考核评价体系”。打破学校之间的壁垒,建立合作机制,搭建管 理互通平台,加强沟通,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合 理安排联盟间的沟通和交流。适度开展不同联盟之间的交流。可以先开展以学科为基础的主题式区域研修、以网络为基础的问题式区域联动、以发展为基础的伙伴式区域合作、以反思为指向的自主式智慧学习,共同促进区域联盟教师的成长。

3、室校联盟,督导落实。通过教育局各股室包抓人员与各校的联盟 ,进行国家政策的宣传,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对学校办学章程、理念、 办学方向等进行指导和探讨,另一方面对部分学校教师也可兼任科室工作 任务,实现业务部门的理论和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

4、家校联盟,共育共建。创新家校联盟模式,充分利用家庭所具有的实践教育优势,通过组建学校家委会、家长学校等机构,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指导,推动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形成育人合力,让家长明确“双减”政 策下家庭教育如何进行;也能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学校建立固定的家访日、家长校访接待日,逐步建立家校互访制度,既要求教师走访家长,又倡导家长走访教师;既有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又有家长应邀 的座谈会;既有口头交流,又有书面联络。家校联盟,重要的要家校统一 ,即力求达到教育方法、内容上的协调配合,共同施教。同时,把建立“ 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作为家校联合施教的重要途径。尽理做到评价标准精确化、评价方法简要化、评价术语通俗化,建立起一个适合学校、家庭共同鉴定学生品德的评价标准。

 5、社校联盟,整合资源。树立“大教育”观,整合社会资源,密切联系社会各部门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进校园”活动,利用科技馆、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 法律进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交通安全进校园”“传染病防控进校 园”等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等。

6、校际联盟,共同学习。通过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开展校级领导互研互学,中层干部互动互学,研训联动行动,实施文化共建行动,促进文化体系共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共成长。以解决教学问题,引领教改方向,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依托名师资源支撑点,融通教研、科研两条辐 射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将学校的教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资源等渗 透到薄弱学校中。在政府购买服务、契约教育管理的方式下,实现跨区域 的一对一学校委托管理,将农村和发展薄弱的学校委托给优质的学校进行管理。分析校情,共商章程,谋划发展。相互借鉴各校的做法,互相学习 ,合作共赢,明确和强校的差距,找出形成差距的原因,积极整改,努力缩短距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7、学科联盟,互助成长。通过学科教研升华,做强联盟核心实力, 以优带差,以优助差,类似于联盟学校的以强带弱,进行不同学校同一学科间的研讨交流,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教育梦, 都有一套度量衡,都期盼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推进教育联盟制,就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眼教育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用心用情用力疏堵点、解痛点、破难点,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陕西汉中市城固县博望街办初中学校  范永茂)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