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博 >

秦岭地区首次发现早期现代人化石

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或演化自本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梁飞燕 时间:2019-12-06

陕西南郑疥疙洞遗址光释光测年样品采集

陕西南郑疥疙洞遗址原生地层出土人类牙齿化石

陕西南郑疥疙洞遗址第三期石核

中国旧石器时代是中国历史最早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过着采集和狩猎的原始生活。而旧石器时代考古也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一时期出土遗物虽然观赏性差,但却有着追溯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

12月5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17年以来,科研人员在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的汉中盆地开展了专项调查,在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疥疙洞遗址。考古发掘证明,该洞穴被人类作为居址长期利用,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中十分罕见,保留了距今七八万年至1.5万年人类化石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调查过程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而这一考古发现,又为“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这一世界性争议难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依据。

古人类利用疥疙洞可分为三个时段最早可追溯到10万年前

位于梁山余脉、汉江右岸第三级阶地上的疥疙洞遗址,朝向西北,距离龙岗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仅3公里。近年来,由于洞穴周边小水库蓄水,导致文物被破坏严重。2018-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南郑区龙岗寺遗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队对该洞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在27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了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根据地层关系、堆积特点及初步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将古人类利用疥疙洞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期距今约10万年或更早时段,人类仅偶尔在洞穴活动;第二期距今约7万-5万年,人类在洞穴活动频繁。第三期发现人类活动踩踏,并发现石器加工点和火塘。而这一时段是人类活动的繁盛期,洞穴被人类作为居址长期利用,绝对年代为距今3万-1.5万年。

人类活动面遗迹分布规律表明古人类对空间利用有序

“人类活动面上的遗迹和遗物分布有规律。其中石制品集中发现于洞口区域,有原地加工点;火塘发现于洞口东侧,旁边有较多烧骨和石制品,应是人类日常生活、取暖和消费的区域;动物化石多集中分布于洞内近洞壁处和洞口石柱下方的低矮处,这些区域应是人类堆弃消费品的区域。这说明当时人类对空间利用有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介绍说。

原生地层中出土2枚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分别发现于第四层和第三层。另在早年被人工搬运至洞外的、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堆积中筛洗发现人类牙齿4枚、头骨残块3块,这些筛洗出土的人类遗骸石化程度多与原生地层中出土的人类化石相当。

此次发现石制品1500余件,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多为中小型刮削器,有少量尖状器,偶见个体较大的重型刮削器,主体属于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动物化石及烧骨8000余件,初步鉴定有鹿、麂、牛、剑齿象、犀、野猪、大熊猫、熊、狼、最后鬣狗、黄鼬、豪猪等20余种。其中鹿科和牛科动物占绝大多数,属于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发现的动物化石中,鹿科和牛科动物占绝大多数,主要是人类狩猎回来食用的;还有一部分是大型食肉动物的化石,比如狼、熊、豪猪等。我推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古人有食腐的习惯,食用死去的动物;二是出于审美等其他方面的考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改课解释道。

为现代人在中国境内的扩散与时空分布提供关键材料

疥疙洞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是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化石,为研究秦岭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现代人在中国境内的扩散与时空分布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材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体质及其文化的连续演化、不间断发展和旧石器时代中到晚期的过渡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人类化石、文化遗存和地层年代、古环境证据。特别是发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和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显示其制作和使用者应是生活在疥疙洞附近的早期现代人。

疥疙洞遗址发现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填补了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对研究早期人类洞穴和旷野阶地两种类型的居址形态和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工业面貌、人类技术行为方式、旧石器文化发展及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疥疙洞遗址出土丰富的动物化石,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大地丰富了秦岭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材料,为研究该时期动物种群演变、人类生存环境背景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文化艺术报记者梁飞燕 本组图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