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艺术资讯 >

秦腔《再续红梅缘》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惊艳西湖畔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宋光 时间:2025-09-17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金秋杭州,艺韵悠扬。9月16日,在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舞台上,秦腔经典剧目《再续红梅缘》携十年匠心惊艳亮相,以一场圆满的演出为杭州观众续写了一段跨越地域与时光的戏曲情缘。

3.jpg

作为一部自2015年首演便广受好评的作品,《再续红梅缘》此次登杭并非首次——十年间,它始终以“磨戏”之心雕琢细节,此次为适配戏剧节舞台,更对故事情节再度调整,让剧情在保留精髓的同时愈发精炼紧凑,尽显传统戏曲“常演常新”的生命力。而这份与杭州的羁绊更显深厚:剧目故事的发生地本就在这座江南名城,此次二度赴杭,恰是“再续前缘”的生动写照。


本届戏剧节演出中,《再续红梅缘》的演员阵容与角色塑造堪称“教科书级”。主演李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李慧娘时,以悲愤高亢的唱腔、刚劲利落的身段,将这位含冤而死、为情抗争的烈女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诠释卢昭容时,则切换为灵动婉转的声线、娇俏鲜活的神态,尽显少女的天真烂漫与聪慧机敏,两个行当迥异、性格反差强烈的角色在她的演绎下无缝衔接,尽显表演功底;王航饰演的书生裴瑞卿,以清亮温润的嗓音与儒雅俊朗的扮相,完美呈现出角色的痴情坚守与文人风骨;李江伟饰演的反派贾似道,借阴鸷的眼神与夸张的肢体细节传递人物的专横跋扈,让“强权霸凌真情”的形象立体鲜活;黎鹏扮演的判官更打破传统阴森刻板的印象,被李慧娘的真情打动后尽显人情温度,连孟婆、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及小鬼也一同褪去幽冥角色的肃穆感,分别化身媒婆、傧相、花轿夫等,全程为良缘助力,为剧情增添了满满温情与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不仅有精彩的艺术呈现,更蕴含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剧中结局处,李慧娘的魂魄与卢昭容的躯体合二为一,以“借尸还魂”的方式与裴瑞卿终成眷属,巧妙抛出“有趣的灵魂与好看的皮囊到底哪个重要”的思考,引发观众深度共鸣。

55.jpg

演出现场,热烈的氛围早已超越台上台下的界限,观众掌声持续不断。舞台上裴瑞卿与李慧娘、卢昭容的传奇爱情,有被贾似道的强权阻挠,又在判官、孟婆等“幽冥帮手”的温情助力下层层铺展,观众无不被剧情的跌宕与情感的炽热打动。李梅的表演更成全场焦点,水袖翻飞间藏着细腻情愫,手帕、凳子的运用见功底,吹火、斗篷等经典戏曲技巧的呈现则惊艳四座;最令人叹服的是,她竟能在剧中同时融入京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豫剧四个剧种的声腔,以多变唱腔勾勒卢昭容装疯时的复杂境遇,每一段演绎都尽显深厚艺术功底。

00.jpg

演出结束后,现场举行简洁而庄重的颁奖仪式——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春梅亲临舞台,对《再续红梅缘》的演出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并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颁发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牌与证书。

散场时,观众的热情丝毫未减,不少人仍沉浸在剧情与表演的震撼中,三三两两驻足分享观演感受。有观众坦言:“这是一场艺术盛宴,实属值回票价。第一次观看秦腔演出,剧中喷火绝技的视觉冲击、主演一人分饰两角的精湛切换都让我惊叹,这无疑是国宝级的艺术水准。”从上海专程赴杭的西北籍观众感慨:“虽然现在生活在南方,却始终牵挂家乡的秦腔。每逢长三角有秦腔演出,我都会赶到现场观看。《再续红梅缘》不仅将戏曲‘十八般武艺’尽数展现,更在传统上融入新意,期望能有更多秦腔佳作来南方演出。”年轻观众则直言:“此前总感觉秦腔是老一辈偏爱的艺术,今天看了演出后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抢背、摔僵尸等传统技巧的呈现极具张力,现代灯光与音乐的巧妙融合更贴合年轻人的审美,原来传统戏曲也能这般鲜活新潮。”还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戏迷分享,“跨越数千公里来到杭州,就是为了欣赏秦腔佳作的魅力,剧中多剧种声腔的融合、角色形象的创新塑造,都让我们看到秦腔艺术的包容与活力,这样的好作品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待演员们卸完妆准备离开剧场时,演员通道早已被提前等候的戏迷围得水泄不通,大家纷纷上前想要与李梅、王航、李江伟等主创签名、合影。演员们也放慢脚步,耐心驻足回应,一一满足戏迷们的需求。握着签名彩页、手机里定格下合影瞬间的戏迷们脸上尽显欣喜。现场戏与观众的温情联结,让这场跨越西北与江南的艺术邂逅,多了几分绵长余味。

秦腔《再续红梅缘》此次杭州之行,竟能在西湖之畔绽放出如此缠绵温婉的气质。那高亢中带着柔情的唱腔,与杭州的灵秀山水相映,仿佛将观众拽进戏中——随李慧娘一同漫步西湖,看碧波映画舫,听丝竹伴秦音,身临其境般感受故事里的悲欢离合。此次演出,不仅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让秦腔与江南的艺术对话愈发动人,在戏曲传承、地域文化交融与现实思考的碰撞中,留下了一段值得回味的艺坛佳话。


编辑:梁飞燕           责编:思羽           终审:赵梓希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