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锦灰堆”,金石书画中燎原的星火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悄吟 时间:2020-03-13
【一件件破碎金石,演绎世间繁华】 自幼受家庭影响便喜好金石文化的封晶,很早就接触到了拓片,黑白相间的深刻画面,在她的脑海里留下了磨灭不去的印迹。 金石拓这一行,传承极为不易,聪明人往往不愿意学,笨人又干不了。而在封晶手中将金石传拓“玩”出了名堂。她在过去的器形拓、图形拓的基础上,做出了有自己风格的“全形拓”,不仅吸取了这些拓法的优点,还结合传统笔墨技法进行了创新 ,创新了“长安锦灰堆”。 封晶,青年书画工作者,五年前因绘制“锦灰堆”这一鲜为人知的小众画种在书画界暂露头角,经过多年研习,封晶已成功在陕西境内将“锦灰堆”申请为书画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更可以反映此脉“锦灰堆”有根有据,有体系、有传承。
封晶将历朝历代残缺的古砖、瓦当、钱币等金石,通过复杂的重叠堆砌,构成画面,再慎重配画、题字,让破碎的金石重新焕发艺术光彩。 创作“锦灰堆”,一般先在画纸上框定轮廓,再拓印各类重叠交错的残破金石。这种拓印方法很考验作者的技术,各类金石器物图案庞杂、毫无规律,对于先拓什么、后拓什么,作者要了然于心,同时还要对画面整体布局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作者还要熟知各种碑拓、青铜器铭文,擅于模仿各家字体以及善绘花鸟鱼虫、山水人物。 本是毫无关联的金石图案,组合在一起要显得很协调,作者还需额外加入一些小品,如一个莲蓬、两只罗雀,或一丛牡丹、两块山石等,给画面增加生命力。加上应景的题字,不由令人对先贤的智慧肃然起敬。 【饭桌上产生的艺术】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也叫“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属于国画艺术工笔类的特色画种,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相传,“锦灰堆”始于元初文人钱选。一次醉酒兴起,钱选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残物,如蟹脚、蚌壳、莲房、鸡翎、鱼刺等,信手绘成一幅横卷。旁人见了,个个称奇,随即挥笔题款“锦灰堆”。 到了明代,“锦灰堆”出现在鼻烟壶上,并受到西方绘画的一定影响,非常真实地描绘古代文人雅士书房的杂物,古旧字画、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都成了“锦灰堆”的创作素材,层层叠叠地摆放在画中,有正有反、有半截、有折角;乍看像是将古旧的东西拼贴在一起,参差错落、杂乱无章,仔细看却是精心创作的绘画,构图井然有序,讲究疏密聚散、开合呼应、浓淡干湿,有古色古香、雅趣横生之趣。因与当时流行的秀美画风不同,“锦灰堆”以其独特的风格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锦灰堆”的绘制费工费时,一幅作品大概需要2-3个月完成,慢则半年。由于绘制“锦灰堆”技术含量高,制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胜任者极少。新中国成立后极少数的善画者因年事已高难以胜任,使“锦灰堆”这一传统技艺几近走向失传。
【长安“锦灰堆”,金石书画再度入世】
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仍难以千古长存。而独属中国的“传拓”技艺,却以一纸一墨,让金石不朽。 封晶的“锦灰堆”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拓印中一种名为“全形拓”的技法,在平面的拓纸上传达立体的青铜器、古砖等金石花纹。在没有摄影技术之前,全形拓可谓古人的“黑科技”,封晶将之通俗地称为“中国古人的‘3D打印术’”。 她的“锦灰堆”画作将金石原有的厚重感变得意趣盎然。如作品《二月春花厌落梅》拓印了一块巨型西汉双凤纹空心砖,该砖于2004年汉长安城长乐宫遗址出土,长140厘米,宽38厘米,高15厘米。正面以流畅有力的线条阳刻两只凤鸟图案,曲颈亮翅,利爪前伸,似有飞鸣起舞之态,尾羽华丽,伸展有度,圆眼长喙,喙衔一珠,双凤相对而视。整个画面造型简朴自然,秀丽活拨,节奏感强烈,展现了汉代画刻热情奔放、宽厚雄健的宏大气势,体现了汉代艺人的开阔胸襟和高超技艺。封晶再配以牡丹、荷花等花卉,给人以自由、奔放的感觉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相较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拼贴艺术,“锦灰堆”作为中国文人墨客带有较强游戏性质的创作,显然在年代上要早了许多。 中国文化讲究融会贯通,艺术讲究诗书画印俱全,“锦灰堆”的破则立正是一种打通界线,糅合综艺的神机妙造。正因为封晶绩学多通,酷嗜金石,足迹所至,留心物色,才能化古人意为己意,将这种“金石气”在绘画创作中尽善尽美得体现出来。 有人称“锦灰堆”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大收藏家、大杂家王世襄也把自己杂坛古玩的三卷本书取名《锦灰堆》,足见他对锦灰堆一词所寓含义的看好,相信封晶亦然。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