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长江的“气质”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许钦松 时间:2018-08-31
长江揽胜(中国画) 许钦松 【绘江手记】 我个人创作生涯中,难度最大的一次挑战是画《长江揽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2011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我接下了创作《长江揽胜》的任务。这是一个文明史的创作项目,画的是自然景观,表现的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和气质,这在技术上行得通吗?在这张画中,我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思考的维度远远超过之前众多的巨幅山水创作。 在之后五年的创作中,我四次到长江流域进行考察写生,深秋时节,我到达长江源头三江源考察,零下17度的气温对我这个广东人来说已是酷寒。在云南,我半夜登山去感受长江第一湾日出的壮美,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历让我收集到大量创作素材,最终在6.8米×4.8米的尺寸上创作完成《长江揽胜》,并被永久性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回望这五年的历程,探索的艰辛与收获的欣喜并存。 我以长江三峡夔门一段作为主景,设计了滚滚江水通过三峡奔流至远方入海的情景。这种画面的呈现主要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长江三峡这段最能表达长江的个性。三峡有激流,有险滩,有人文景观,有高耸的山壁,有翻腾的云雾,这些都能够显著地体现长江的特点。三峡两边的山壁斑驳沧桑,岩石的变化承载了长江的历史变迁痕迹与时空记忆,构成“历史的长江”重要表现部分。长江又是一条澎湃的江,我重点刻画它的江水和云雾,包括天上的云,江面升腾起来的云,都会涌向大海的方向,在其中赋予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气场。 其二,是构图上的考虑。原先设计的尺寸比较长,所以在初稿的创作阶段我也是以一个长卷的形式来呈现,但后来主办方考虑到作品需要长期陈列,要以陈列的场地尺寸来画,整张画的尺寸变成了约31平方米的长方形。在此之前,虽然有众多名家都描绘过长江,但以这个尺寸表现应该是第一次。要将奔腾数千公里的长江装进一个长方形,创作难度很大。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构图,最终,采用对角线与“之”字形的构图尽量表现江体长度,用虚实相生的方式延长视觉效果。 其三,以三峡作为主景符合我个人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呈现与试验。传统的笔墨无法承载体量这么大的画所需要表达的色彩感、整体感。因此,在表达方法上,我进行了各种创新与尝试。比如说加入了积墨法,在画面最近处的夔门是我着墨最多的地方,在这一段,我通过对宋画中线条与块面结合方法的借鉴与创新,通过线条的叠加、纹理的刻画以及用笔的力度,让壁立万仞的夔门尽可能增强一种强壮的力量感与历史的厚重感。同时,我有意在奔腾的江面上加上薄薄的云雾,让云雾与江水涌入三峡夔门,环绕两岸高耸的峭壁的云都随着江水涌向出海口,云雾交织升腾,使画面始终贯通一股力量。沉稳雄浑的山脉与奔腾飘逸的云水形成鲜明对比,厚重与轻盈的对比之间,营造出强烈的气势。 江河浩荡,山川壮美。创作这幅作品,让我深深为中华文明的博大而自豪,为文明的传续接力而欣慰,也为我今后的艺术追求带来诸多思考与借鉴。 (作者:许钦松,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