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书画赏析 >

抖音中千年日常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 时间:2018-07-24

原标题:千年前的日常,抖音里的敦煌

炎炎夏日里,拧开一瓶肥宅快乐水,我点开抖音APP,定眼一看,这事情不得了,敦煌官方账号正在@我?

“怎么了?有事吗?我是干啥了???”

我印象中的敦煌,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那里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搭配上沙漠中的绿洲月牙泉,还可以骑上骆驼,穿上橙色的过膝鞋套,在沙漠深处溜达。

截图来自抖音账号“如梦敦煌”

我印象中的敦煌,拥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承载着从乐僔和尚开始,千年以来人们虔诚的愿望,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恐怕穷尽一生也看不完,看不透。

截图来自抖音账号“如梦敦煌”

好了,所以说,我一介平凡之人,本本分分玩抖音,快快乐乐上下班,有话直说,一切安好,目前最大的野心是做全小区最时髦的崽。

为什么如此......光辉灿烂,风景秀美,集佛教艺术之大乘的敦煌会@我?

敦煌,最in莫过凡人歌

众所周知,敦煌文化璀璨夺目,“敦煌学”是世界显学。但不多的人知道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六万余件写本文献中间,受到最多关注、具有最珍贵价值的是其中的通俗文学写本。在敦煌文学研究史上,一代代学者们开启了“通俗文学”的研究热潮。

俗文学讲的是直白叙述,毫不隐讳;直抒胸臆,毫不含糊。敦煌出土的诗歌写本中,最不含糊,最做自己的要数 “白话诗人”、唐诗中的“大白嗓”——西域诗人王梵志。

图说:可能是王梵志画像

他大约生活在隋末唐初,是一位禅理诗人,有整整五个敦煌卷子都记录了他的作品。在这些卷子问世之前,他的诗歌经常被人引用,唐代大诗人王维告诉我们,当时诗坛一度风行“梵志体”。

王梵志是一个地道的西域人,他的诗虽然言语粗鄙,但是蕴藏着朴实的真理,可以让人由真而悟道,所以这种有禅理并且不过度“包装”的诗风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喜爱。其实不光他的诗流行,他整个人也自带流量特质,堪称不落俗套的行为艺术大师。王梵志写过这样一首诗:

梵志翻着袜,人道皆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当时的人们穿袜子也是有正反面的,因为反面的材质粗糙难看,所以人们通常会将光滑的一面穿在外面。可是我们的梵志却坚持将粗糙的一面穿在外面,拒绝为了表面的美观,而让自己的肌肤受罪。

要知道这位唐代著名禅师在古今中外圈粉无数,他的著名粉丝之一就是白话文学的提倡者胡适先生。20世纪40年代,胡适选注“每天一首诗”,汇集自己特别钟爱的古代绝句,特意将这首《翻着袜》放在了卷首。

敦煌,壁画上颠倒众生

这是位于敦煌莫高窟428窟北壁的壁画,画中这位穿着黑白相间条纹裤的北周骑兵相当吸引眼球。

莫高窟428窟 北壁 北周

局部

他穿着的这种条纹裤叫做“波斯条纹小口裤”, 搭配尖头皮鞋,是典型的西域风格的骑兵装束,与高昌回鹘国骑兵铠甲近似。这种条纹裤似乎一直流行到初唐,演变成了背带裤,成为潮人的日常穿着配备,有图为证:

(左图)莫高窟220窟 南壁 初唐

(右图)莫高窟329窟 西壁佛龛 初唐

红白相间的条纹背带裤让这位踩在荷叶上舞蹈的美男子在夏季穿搭中脱颖而出,不过他似乎并未胜过后面那位以红配绿大胆出位的人士。这些壁画准确的记录了初唐的潮流舞台上,人们争相秀出自己的模样。“我要成为全小区/全校/全公司最时髦的那一个”,他们当时也许拥有着同样的心情。右图同样来自敦煌莫高窟(329窟),其中那双橘黄色的袜子也很值得品味一番。

莫高窟31窟 北坡 盛唐

再看看这幅壁画,画中是衣冠楚楚的盛唐士人,他们大腹便便,让人不禁想问,他们是否也像今天的中年中产人士般焦虑?中间这位红袍男子,他早已不是初入职场的小鲜肉,唐代以服饰的颜色区分阶层和品级,能穿红衣的叫做“衣绯”,表明这位职场人士已经跃升管理层或者成为中层官员。

白居易就写过一首描写虽然身着亮眼红袍,身居要职,但生活压力、家庭负担如影随形,年纪已大容颜已老,心态要崩的诗歌——《初着刺史绯答友人见赠》:

“故人安慰善为辞,五十专城道未迟。徒使花袍红似火,其如蓬鬓白成丝?且贪薄俸君应惜,不称衰容我自知。银印可怜将底用?只堪归舍吓妻儿。”

明明是中唐时期著名成功人士的白居易,即使穿上了红衣,也还是难以逃脱某种无形而至的中年焦虑。果然从古至今,中年危机都是人生一道逃不掉的坎坷。

莫高窟85窟 东坡 晚唐

那么这位身穿团花袍服的晚唐商人,是否跟今天的New Money们有着相同的心情?王梵志写过一首《吾富有钱时》,似乎可以为这位敦煌小商人的生活作个注解: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不知道这位衣服花哨的买卖人,是不是正过着“吾富有钱时”的好生活。但是,通过王梵志的笔,我们知道,在敦煌那个小小的世界,里面有着和我们的今天并无本质差别的万千面相。

通过敦煌壁画里那些万千浅俗的日常、不拘一格的人物姿态、形形色色的众生世相,可以看出,千年以来,无论何地,人们想要记录的,万分珍视的从来都是生活中那些自然真实、鲜活美好,自我的、逗趣儿的,妙不可言的片段。而这些,才是生活的真谛。

敦煌文化璀璨绚丽,但如果缺少了那一味真实,是万万不可以的。一千多年以来,无数善男信女跋山涉水,前往敦煌修佛造相,同时也将人间走一回时那份心中最美好的记忆留在了大漠的石壁上。


编辑:职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