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书画赏析 >

我有一个英雄情怀———邢庆仁说《长安》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倪尧 时间:2019-09-25

“长安”,一个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意义的词汇。对于画家邢庆仁来说,“长安”更是令他倾心眷恋的文化宝库。圆园员怨年,邢庆仁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题为“我从长安来”的学术邀请展;接着,喜讯传来,他的国画作品《长安》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怨月圆愿日,一场名为“长安”的美术展又将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拉开帷幕……

邢庆仁 《长安》 220cm×18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文化艺术报:《长安》是一幅非常独特的作品,画面中以戏曲演员尚未登台的状态来呈现“长安”这个概念也让人感到非常有趣味,能请您给我们讲讲这幅画吗?

邢庆仁: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村民都爱看秦腔,受环境影响,我也有一些秦腔情结,那种氛围里有秦人的味道。《长安》里面的脸谱是秦腔脸谱,画着脸谱的演员穿着水衣——相当于我们平时穿着衬衣,旁边有几个人、一匹马,等待他登场。我并没有刻意考虑要画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觉得这个形态特别符合画面的主题,最符合我对“长安”的幻想。这个形态在我心目中有一种传奇色彩——演员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是主角,正在准备登场。

文化艺术报:在您心目中,“长安”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邢庆仁:“长安”原本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长安,长治久安,长长久久,平平安安,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良好愿望,也是全世界人的共同期待,人们都喜欢平安,都希望长安。

同时,在“长安”的概念里,必然是有一种英雄情怀的。长安是十三朝古都这样的话已经说得滥了,但传承了汉唐雄风的长安,必然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没有英雄气概的城市,怎么能引领世界呢?我一直有英雄情结,从最早的《玫瑰色回忆》《金色蔷薇》开始,都是从军人这个情结切入。我希望自己的画里有阳刚之气,有向上的精神。

文化艺术报:有没有为了这幅作品进行专门的取材?

邢庆仁:艺术是由内心到外释放的,不是通过外面得到的。作品来自你平时的积累,你对生活的理解。以《长安》来说,是我把戏剧、把秦人、把长安大地,通过我的内心进行诠释,当我要表现它的时候,内心已经准备好了。有时候我在外面看到一个人,觉得符合我想要的形象,就请他“帮我扎个势看看”,就有了。但并不是决定了画什么东西,然后再去取材。

写生和取材,是先从内心中有了一样东西,再到生活中去寻找你想要的东西。生活中发现的东西就是生活,和艺术无关。如果你的内心没有艺术、没有美好,你在生活中也就发现不了美好;如果你内心没有风景,再美的风景在你眼里也是苍白无味的。当然我们经常被生活感动,但是深入生活,绝不能掉入生活。往往有艺术家在深入生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吃个农家乐就说是深入生活。这就是掉进生活,被生活淹没了。

文化艺术报:在您的作品中,长安、黄土地、故乡、回忆……这样的意象随处可见,这也是您的一种情结吗?

邢庆仁:人的故乡在哪里?在你的心里。什么是故乡?是你知道它在哪里,但永远回不去的地方。故乡给你的所有滋养都留在你的心里,你今天成长的样子,就是故乡的样子。在你认为你的故乡还不完美的时候,你的世界肯定是不完美的。当你对故乡的认识,还停留在抱怨的时候,你肯定还没有进步。

艺术最精华的部分,最能温暖人的部分,都在生活中。我父亲是美院教授,他教给我技法,引导我走上绘画这条道路,但引我进门的是父亲,引我出门的却是母亲。母亲是农民,不认得几个字。但我对艺术的感悟是母亲提供的,她什么都不讲,她和艺术也不搭边,但她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在告诉我,艺术是什么样子。

文化艺术报:自您的《玫瑰色回忆》在第七届全国美展夺得金奖,至今已经过去整整猿园年。期间几乎每一届全国美展都能看到您的作品,您是怎样让自己保持与时代同步的?

邢庆仁:艺术界存在一种问题,就是大家会去揣摩一个展是什么样子,这样无形中就导致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上世纪70年代,作品雷同,千篇一律,直到今天,这种局面也没有大的改变。

其实大型国家级展览并没有规定你要画成什么样,当年毛主席就提出要百花齐放。现在我们对绘画的表达出了差错,太不注重自我的表达。画家应该画的是你内心的样子,只有大家都真实表现自己内心的样子,才能达到百花齐放。要追求个人风格、追求语言、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但不能为了语言而语言,为了形式而形式——只有捕捉大地的气息和时代的脉搏,你的作品才是由实践到理论最完美的结合。

也不要刻意追求时代气息,80年代肯定和“文革”时期是不一样的,现在又和80年代不一样。你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画出来的东西自然就具有时代气息,但前提是你的心胸要开放,不能总是以小我为中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格。我们总在强调改变观念,我以为,改变观念不如保护土壤,只有优秀的种子才能在土里生根发芽,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让种子根深叶茂,花才能开得鲜艳,果实才能结得丰满。

文化艺术报:画家应该怎样培养艺术个性?

邢庆仁:首先应该明确,个性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概念。个性不等于脾气,不等于习气。每个人都要学习,但学习的结果是,最终一定要找到你自己。

没有自我,这是美术创作面临的一个最大的课题。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技巧很好,但是画的东西老气横秋。画一些仿古的画,青山绿水,很美,但这种美是宋朝的美、唐朝的美,不是你的美,你只是把唐宋的美选了个局部给复制出来了,没有辨识度,没有自我。

好的作品是从内心生发出来的。现在很多人对写意的理解缺少严肃性,对工笔的理解又缺少内在的生命张力。今天的写意画面临的最大缺失就是“太不讲究”。写意画是展现内心的强大,好的写意画首先要画家内心具备这种实力和爆发力。工笔的工整也不是刻板、僵硬和教条,工笔也要激情,还要激情澎湃,没有激情的工笔就是匠人。

文化艺术报:您未来有哪些计划?

邢庆仁:创作不能有计划,有计划就麻烦了。我每天都在想着要画什么,随时随地能画。灵感不是找来的,也不是等来的,灵感是厚积薄发,瞬间产生的。你的世界打开了,窗户打开了,怎么画都有。我曾经在文章里这样说:会画画的人,怎么画都对,画错了也对。不会画画的人,怎么画都不对,画对了都是错的。

文化艺术报记者 倪尧



邢庆仁语录

八百里秦川见证了周秦汉唐的强盛,这里的百姓即使身居乡野,依然崇尚英雄。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们面对风雨,泰然生活,铸就了浑朴、厚重、博大、雄强的长安精神。——邢庆仁

邢庆仁,1960年生于陕西省大荔县北社村。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9年创作《玫瑰色回忆》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出版有《邢庆仁画集》《玫瑰园故事》《好木之色》《村画》《草绘》等。2010年主持文化部全国画院国家级项目“画谈——从生活到艺术”。

201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从长安来——邢庆仁画展”。2015年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曾任陕西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2019年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