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书画赏析 >

《青卞图》赏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郑伟斌 时间:2019-10-09


青卞图轴 作者:董其昌 时代:明 创作年份:万历四十五年(1617) 质地:纸本水墨 尺寸(内):纵224.5厘米 横67.2厘米 收藏单位: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卒后谥号“文敏”。董其昌精于书法、绘画、鉴藏、书画史论研究,在诸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为明代晚期“松江画派”、“画中九友”等文人集团的首脑人物,是明代晚期书画界领袖式人物,也是中国书画史上继王维、董源、巨然、苏轼、米芾、赵孟頫、王蒙、倪瓒等之后对士大夫文人绘画的演进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里程碑式人物,集宋元诸家之大成,开明末清初之新风气,承上启下,引禅入画,禅画合一,创造了中国古典艺术在书画领域的近乎登峰造极的美学典范与价值体系,堪称百代宗师,影响深远。

董其昌的书画理论、创作心得、鉴藏经验等集于《画禅室随笔》《画旨》。他提倡书画须师法古人,并终生践行之,他将董源、巨然、米芾、赵孟頫、王蒙等列为崇拜的偶像与毕生追赶超越的目标。在师古的基础上,他认为:“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倡行“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他将自然与笔墨的关系总结为:“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入画”,他师古人、师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摈弃描摹自然,推崇笔墨的独立价值,追求笔精墨妙。在晚明院体盛行的潮流中,他将画史分为南北二宗,提出“南北宗论”,崇南抑北,引导了中国绘画在此后数百年的发展方向。清初画坛主流“四王”与在野“四僧”的绘画艺术,皆脱胎于董其昌。以至今日,董其昌依然是书画界争相临习、研究的重要对象,是书画史上长盛不衰的艺术明星。

《青卞隐居图》是元代画家王蒙于1366年创作的一幅山水画,属其代表作之一。此图曾经董其昌鉴藏,董氏认为“此图神气淋漓,纵横潇洒,实山樵(王蒙)平生第一得意山水,倪元镇退舍宜矣”,可见王蒙《青卞隐居图》在董其昌心目中的地位。董其昌《青卞图》虽题为“仿北苑笔”,但无疑是对王蒙《青卞隐居图》的致敬。因董源(北苑)至王蒙的南宗历代大师的传承体系始终在他心头萦绕,他题为仿董源笔是更加强调这种精神体系及对董源笔法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他往往于一幅作品中能融会诸家笔墨特点的高超本领,可谓妙合神契。此图师法王蒙画中耸立中正的主峰构图,并出以王氏典型的牛毛皴法,这种皴法脱胎于董、巨的披麻皴。董其昌此图较多借鉴了董源、巨然画中常用的矾头留白,而山顶平台法则出自黄公望,远景则出以米氏云山法。这幅尺幅甚大的山水画巨作整体观之气象浑穆,韵致天然,灵动虚和,变化自然,笔精墨妙,理趣深幽,体现了董其昌融汇古人而自成一家的艺术追求与笔墨造诣,静逸、清润、秀雅、绵远、高古,同样达到了“神气淋漓,纵横潇洒”的境界,是其盛年时期的精心之作,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是藏身美国而向世人传播中国古典艺术魅力的一幅东方瑰宝。

 


编辑:庞阿倩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