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图轴及赏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郑伟斌 时间:2019-10-16
作 者:倪瓒 时 代:元 创作年份:至正五年(1345) 质 地:纸本水墨 尺寸(内):纵61.9厘米 横33.3厘米 收藏单位:上海博物馆 对于元代的汉族士夫而言,忽必烈政权的统治让他们难以抹去心底隐忍的苦楚。他们隐居于江南,在庄老之学、在道释信仰、在诗文书画里澄怀味象,酝酿了中国文人画的黄金时期。倪瓒是其中绕不过的一个明星。 倪瓒(公元1301—1374),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幻霞子、荆蛮氏、净名居士、懒瓒等,世称云林先生。他出生在当时无锡一个豪门大户,田产巨丰,富甲一方。倪府藏有大量的晋唐以来的法书名画、铜鼎彝器、古玉珍玩、古籍善本。倪瓒自幼便是在这种优越而富于艺术气息的环境中长大,他常年把玩这些古书画珍品,浸淫在古代高级艺术品的美学氛围里,精于鉴定品藻。他终生不仕,终生未娶,是道教的居士。性好洁,服巾日洗数次,宅前屋后树木花叶亦须仆人频频洗拭。元末,时局动荡,他散尽家中资财,只留一艘扁舟,浪迹在五湖三泖间,人不知其所踪向。可以说,他是中国艺术史上极好玩的宗师之一,富于传奇色彩,也是中国洁癖史上的顶级人物。 倪瓒诗文、书法、绘画俱佳。诗宗陶潜、王维一路,甚为空灵静寂,如“华林散清月,寒水淡无波。遐哉栖道情,身外岂有他。”书学钟繇,颇得晋人神韵,天姿潇洒。其画多师法董源、荆浩、关同、李成等,用笔精简,惜墨如金,多渴笔,创以“折带皴”作“叠糕坡”,多描绘太湖一带江渚两岸隔水之景,偶作枯木竹石。关于作画,他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又谓:“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梳、枝之斜与直哉!”这两段话后来反复出现在明清以来的画史画论里,被奉为王维、苏轼、米芾、钱选、赵孟頫之后文人画理论的重要经典。 倪瓒的减笔画风,以其折带皴笔法的苍渴、劲利,以其一河两岸图式的简约、旷淡,以其孤高绝俗、平淡天真、简淡荒寒的意境与韵致,形成了中国绘画史的一种极致。明初以后,江南士夫人家以有无倪画分清俗。他的画作让后世画家仰慕不已,对明清以降的绘画史影响深远。沈周、董其昌、渐江、恽南田等都深受倪瓒绘画的启发与影响。 《六君子图》是倪瓒45岁时所作的一幅山水画,他自己的题款交代了创作因由:“卢山甫每见辄求作画,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灯出此纸,苦征余画,时已惫甚,只得勉以应之。大痴老师见之,必大笑也。倪瓒。”此图近景绘坡陀上松、柏、樟、楠、槐、榆六株树木亭亭玉立,中景一江空阔,不着一点墨痕,远景一抹虚山,萧疏荒寂,似乎作者已坐忘于岸边,唯有天地寥寥。黄公望在图上题诗赞道:“远望云山隔秋水,近有古木拥坡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点出了这幅画的主旨,故此画名为“六君子图”。画为心印,画家笔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是其心灵境界的投射。故六棵嘉树古木即为六位君子,物我一如,境与性会,这也是文人画独有的艺术境界。 董其昌曾大搜“元四家”之作,以好友陈继儒最推倪瓒,故亦深受影响。董其昌在此幅诗塘上题跋云:“云林画虽寂寥小景,自有烟霞之色,非画家者流纵横俗状也。此幅有子久诗,又倪迂称子久为师,俱所创见,真可宝也。壬寅重九后二日观。”他认为倪瓒的画古淡天真,为“米痴后一人而已”,也是“南宗”体系里的重要画家。 千百年来,倪瓒的绘画何以这么让人迷醉?在他所处的时代,以至于他身后的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们所津津乐道所垂涎景仰的并不是单纯作为画家的倪瓒。“倪处士”“倪高士”,这才是倪瓒在中国历史上最让人痴醉迷恋的层面,也是中国士夫文人绘画艺术最深层的意义。文/郑伟斌 编辑:高思佳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