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一张广为人知照片的拍摄地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时间:2023-11-15
文/〔美〕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 ◎孟繁之 史金金译 叶娃 毛泽东研究地图。选自《程默:用镜头聚焦历史》。这张照片是否在朱官寨拍摄,还有疑问。文中有详细讨论 毛泽东和江青在谷子地里,旁边还有警卫员和摄影师,摄于1947年。选自《程默:用镜头聚焦历史》 2014年6月22日,左起:周锡瑞、史耀疆(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白本朝、石小庆,在毛泽东骑马照拍摄地 周锡瑞是当今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中最有成就的汉学家之一,他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一书一经出版,立即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周锡瑞对中国革命历史一直抱有浓厚兴趣,此次为了考证毛泽东这张著名照片的拍摄地,他两次专程赴陕北考察,最终完成这篇文章。本版予以刊发,对周锡瑞先生给予我们编辑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我们都见过右边这张《毛主席转战陕北行军途中》的照片:毛泽东穿着毛衣,上衣解开,帽子向后倾斜,露出了宽宽的额头,他骑着一匹浅色的马,周围是他的警卫员。江青跟在后面,背景是陕北荒凉的山丘。这幅图片最常见的说明文字是“毛主席转战陕北行军途中”。但是毛泽东在陕北的山区待了一年时间(自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成功躲避了胡宗南的追捕,他停留过的村庄有37个之多,辗转1000多英里,这张广为人知的照片是何时何地拍摄的呢? 毛主席转战陕北行军途中。照片最前面的牵马人是王振海。毛泽东左右是他的两名警卫员,石国瑞和孙振国。孙振国的左边,走在毛泽东马后的是警卫排排长阎长林。阎长林后面戴着草帽的是张天义,也是一名警卫员。后面是江青。再后面是周恩来,也骑着马,但没有拍摄进来,不过能看见他的警卫员王还寿。照片来源所注,拍摄日期是1947年1月2日,即在毛泽东尚未离开延安之前,但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①拍摄日期定在1947年春天不可信 这张照片也曾出现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逄先知和金冲及编纂的官方毛泽东传记中,在这部传记中,这张照片的题目是“1947年春在转战陕北的征途上”。同样,在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离开延安370天”中,这张照片也出现在第一部分里面,就在毛泽东和随行人员离开延安不久。 实际上,将这张照片的拍摄日期定在1947年春天是不可信的。当时的情况是,美军观察组撤离之后,国民党对延安的轰炸愈来愈烈,毛泽东于3月18日傍晚离开延安。他乘坐美军留下的一辆吉普车,经过数天行程到达绥德县的田庄。之后弃车徒步,与一小组中央领导人折而蛭鳎曰罅撕谀系牟慷印:晕腔嵋恢毕蚨薪晒坪樱酱锷轿鞯陌踩厍�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空中监视,毛泽东一行只在夜间行进,直到抵达安塞县的王家湾。之后,从4月12日至6月7日,他们一直停留在那里。当国民党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追踪到王家湾之后,中央领导集体又转移到了附近的小河村,并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直到再次被追踪发现。 8月1日,毛泽东等匆忙沿大理河往东急行军抵达佳县。这条行军路线贯穿了整个横山县。该县在1946年秋天之前都还一直属于国民党的控制之下。为了躲避敌人的空中侦查,毛泽东一行人仍然大多在夜间行进。追击的国民党部队离他们往往只有一天路程。因而这期间,毛泽东等绝对没有任何机会及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拍摄一张毛泽东在高原上以一种极其容易受到攻击的姿态骑在马背上的照片。 ②多次前往陕北探查毛泽东转战路线 几年来,我对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情况一直兴趣甚浓。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以及其他中央领导人在陕北的山区转战一年多,期间只有一支大约800人的警卫团和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在保护他们。陕北共产党武装力量与国民党军队人数相差悬殊,比例为1:8。在这段时间内,中共中央领导人与追踪他们的胡宗南部队之间,往往只隔着一条沟壑。毛泽东究竟是如何躲避侦查并得以存活下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多次前往陕北,探查毛泽东转战陕北的路线,希望找到能够回忆起1947年那些事件的老农,以他们的视角来补充毛泽东的随从和警卫员所写的回忆录中的叙述。 在我研究陕北革命的过程中,陕西师范大学的史耀疆教授一直陪伴着我,并提供了宝贵的帮助。自2012年起,他三次陪我到陕北探寻毛泽东撤离延安的路线。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绪不断地回到毛泽东骑在马背上的这张照片。它究竟是在哪里拍摄的呢? 训练有素的历史学家一般会去仔细关注文本文献:它们的作者、读者、真实性以及可靠性;作者与所描述事件的接近度和关系,写作的目的以及保留下来的原因,等等,但在视觉图像的运用上,我们就没有那么丰富的经验了。据观察,“当历史学家使用图片时,他们通常只是把这些图片当作插图,在他们的书中再现,而不加任何评论” 。对有关中国历史的大多数书籍和文章来讲,这当然也是实情。但在其他领域,这种现象已经开始逐步改观,历史学家越来越关注视觉材料——如在古代史的研究中越来越关注艺术品所表达出的信息,在现代史中越来越关注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照片。 一项对当代美国广泛认可的“标志性照片”的研究将它们描述为“世俗社会中的神圣形象”。这种描述无疑非常适用于毛泽东骑在马背上的这张照片。因此,我们理应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弄清楚它究竟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拍摄的。 ③照片不是在朱官寨拍摄的 西北战线的关键转折点发生在沙家店战役之后。这场持续了3天的战役在8月20日清晨打响。在这场战役中,彭德怀决定性地击败了钟松的部队。这次胜利,加上陈赓在陕南和豫东的攻势,迫使胡宗南部队从陕北撤离,这才终于给了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央领导人一个喘息甚至庆祝的机会,也使党组织得以派一支电影队去给陕北的首长拍摄纪录影片和照片。 程默是当时延安电影团的一名摄影师和电影制作者。抗日战争结束后,团里的大多数人被派到了东北,接管并学习如何使用日本人留下的电影设备。然而,程默却受命留在西北,拍摄领导人撤离延安,之后又跟随彭德怀拍摄部队作战。8月,他接到命令,加入中央警卫团,给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摄影。据已出版的书中记载,程默抵达毛泽东一行人所在的朱官寨,在得到周恩来的许可后,拍摄了一张著名的毛泽东研究地图的照片,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由此也有了一句双关语“程默就不沉默了”。 与此同时,程默还拍摄了其他一些照片,有不少都已经发表。其中有毛泽东、江青和电影团的成员站在谷子地里的照片(关于程默在陕北的情况,我非常感激中国电影资料馆黎煜先生的帮助)。 根据这一信息,我在2013年和2014年两次赴朱官寨寻找毛泽东骑在马背上这张照片的拍摄地。通过佳县的熟人,我们联系上了石小庆,他的父亲石国瑞当时是毛泽东的一名警卫员,那段时间一直陪伴在毛泽东身边。1969年,周恩来派人返回陕北,记录毛泽东转战陕北的确切路线,石国瑞就在其中。自那时起,石小庆就凭着父亲的记忆和留下的笔记,几次探寻这条路线。他告诉我们,照片不是在朱官寨拍摄的,而是在随后驻扎于佳县的两个落脚点——张家崖窑和神泉堡之间的路上——拍摄的。2013年,我们没能找到具体的拍摄地,于是2014年6月我们与石小庆一起重返张家崖窑,希望能找到照片拍摄的确切地点。 ④拍摄地确定在马背梁峁 从石国瑞那里,又经张家崖窑的村民回忆确认,我们得知毛泽东是在9月23日下午的早些时候离开张家崖窑的。通往神泉堡的路大致是自北向南,这意味着太阳应该在毛泽东的右侧,即正如照片中所显示那样。但毛泽东走的是哪条路呢?由于1974年张家崖窑附近建立了一个大水坝,淹没了村子南面的山谷,使得确定1947年的路线变得异常复杂。从张家崖窑到神泉堡有一条路要经过一道河堤,再爬过一座山,到达苏家坬村。这条路我们在2013年已经走过,没有收获。第二条路要沿着现在已被淹没的一条河,向西到达白家渠,然后再向南爬上一座山丘。 这次我们决定走这条路。在白家渠,我们碰见了一位年长的村民白本朝。1947年毛泽东一行人经过村子的时候,白本朝的父亲正在菜园里干活儿。他当时还不知道那是毛泽东,只知道是一位被严密保卫的非常重要的首长。 毛泽东当时走过的那条路现在已经废弃,不过跟着白本朝,我们爬到了山顶。在那里,废弃的小道与现在的土路连接起来。我们沿着这条小道往回返,终于看到了那张著名照片中所拍到的景色。它在一座山丘顶上,当地人称之为“马背梁峁”,确切的坐标是北纬38°2′44″,东经110°22′16″(这些坐标是由史际桥先生计算出来的)。 左边这张照片摄于2014年6月,离1947年已有67年之久。经过“农业学大寨”修田造地以及最近的“退耕还林”政策,这里的地貌与当时比已差距较大,不完全相同了。另外,最近还新建了一些窑洞,这在当时也是没有的。不过,这些山丘的基本形势和地形,与1947年所拍摄的照片还是一样的。一些人可能认为陕北的山丘、塬峁、屹梁,以及沟壑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只要在那里呆过,就会发现每座山丘或沟壑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势。 经过多天翻越在佳县的塬地和沟壑,寻找能与这张标志性照片匹配的朝北的镜头视角,我们确信这里就是那张照片的拍摄地。为了进行比较,我把原始照片的照相镜头视角顺时针旋转了2°,同时把2014年拍摄到的这张照片的照相镜头视角逆时针旋转1°,以便纠正把握相机角度的细微偏差,使这两张照片的背景完全匹合。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看到相似的背景,山下右侧独特的黄土峭壁,以及毛泽东一行人身后两座山丘的斜坡。 ⑤“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张照片首次出现在《人民画报》上 通常,在历史研究中,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如果毛泽东骑马照是在张家崖窑附近拍摄的,那么程默和他的小团队所拍摄的其他照片和电影又是在哪里拍摄的呢?在有关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一部纪录片中,也可以看到马背梁峁。在这些电影画面中,可以看到另一座山丘,在背景中最高山丘的右边,现在也很明显了,这进一步证明当年的照片的确是在这里拍摄的。 但是,毛泽东和一队警卫员走近并渡过一条小河的纪录片,以及毛泽东和江青在谷子地里的照片,又是在哪里拍摄的呢?已出版的著述声称这些都是在朱官寨拍摄的。但石小庆的父亲石国瑞回忆说,程默是在张家崖窑才加入了毛泽东一行。他们在这里只待了两天。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年谱》中对于停留在张家崖窑的第二天,即9月22日,没有任何记录。是不是这一天,毛泽东停下了手头的工作,专门去拍摄了这些照片呢?也就是说,这些照片是在毛泽东短暂停留的张家崖窑拍摄的,而不是在更广为人知的朱官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已出版的有关程默在朱官寨加入了毛泽东一行的说法就是不确切的。朱官寨是一个小村子,现在的村民很少,村子里已没有年长、1947年生活在这里的人。和我们交谈过的人当中,也没有人记得或听说过1947年这里曾来过摄影队。因此对于我们而言,程默是在朱官寨还是在张家崖窑加入毛泽东一行并拍摄了这些照片,尚不能定论。 关于这张有名的照片,还有最后一点值得一提。从我所见的材料,毛泽东骑马的这张照片,直到1967年10月才得以刊出。根据程默本人的叙述,毛泽东原本不想照相,他便说:“主席,全国人民都关心您,拍些镜头,可以满足群众的愿望。”但在国共交战期间,共产党的报刊没有印刷照片的设备,立即利用照片来鼓舞士气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过,有趣的是在新中国的早期,毛泽东在陕北的这张骑马照从来没有出现在党的任何宣传报道中,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张照片才首次出现在《人民画报》上。那期画报很大程度上是专门宣传毛主席的革命事迹的,封面上还印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标语。看来只有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这张照片才被认为是最能够恰当“代表”毛主席革命功勋的。自那时起,它无数次地出现在一些出版物上。 作者小传:周锡瑞 生于1942年。美国人。英文名为Joseph W. Esherick。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师从于费正清、列文森和魏斐德。196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毕业。他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先后获得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两个最高奖——费正清奖和李文森奖——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奖。其他著作有:《现代中国:一部革命的历史》、《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国城市的重塑》、《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等。(供图/孟繁之) 编辑:夏雨 责编: 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华山色彩斑斓美如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