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秦版秦话》:陕西木版年画的“传”与“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林焕 时间:2021-05-17

826ff7676a0459ce709cb62c0e959420_img_270_1006_124_176.png

中国文化从古至今,浩浩荡荡,绵绵不休。中华文化体系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逐渐分化为官府文化和民间文化两个阶层。官府文化是阳春白雪,民间文化如下里巴人。历来官府文化虽威严、然刻板,不似民间文化来得活灵活现,蕴含着一种绵柔的、温暖的、自然的生命力。
  民间文化产生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自然晕染式地留传于劳动人民之间,服务于普通的千家万户。 民间文化包罗万象,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民间工艺美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木版年画是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创造出的年画产品以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态充盈在大街小巷,浓烈、淳朴、夸张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种喜庆欢愉的张力。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产生、成熟、发扬的历史脉络,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就有“北柳南桃”之说。陕西木版年画艺术的代表凤翔木版年画虽有自创体系,但深受杨柳青年画系列的影响。陕西木版年画艺术是从关中首先开创发展起来的,随即推广至陕南、陕北,在长期的改良、融汇、创新中逐渐自成一派,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中国木版年画艺术殿堂里独树一帜。
  任何艺术形式想要继续发扬光大,除了被动地列为保护对象以外,还要挖掘自身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徐红蕾老师及其团队的这部著作《秦版秦话》对陕西木版年画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归类,整理出年画图形的类别,从陕西木版年画的图形内涵与艺术形式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书中这部分专业性强,但有理有据,逻辑严密。书中重点在于对陕西木版年画图形的传承与创新提出相应策略方法,并以经典图形为原型创新设计与应用,为传统木版年画的创新应用以及非遗传承的保护提供不同价值体现的实践方法。除此之外,徐红蕾老师及其团队以此为设计指引,以从木版年画中汲取智慧,借鉴年画作品的比例、元素、色彩、造型,将“国潮风”带入木版年画传播,创作出适应现代人审美标准的全新形象,起名为“秦版手信”。由于年画年久,颜色与形态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但设计师将大量年画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借助AI等工具提取色彩、还原形态。更加可贵的是书中“秦版手信”系列均为原创,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试想可以开拓与设计图库、周边产品策划、媒体宣传之间的合作应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时代精神的浇灌。衷心地希望本书可以为陕西木版年画艺术的发扬注入源源活水、令陕西木版年画万年长青。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