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由《清明上河图》想到地摊经济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兴人 时间:2020-06-03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画作之一。作者是张择端,是宋徽宗时的宫廷画家。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后,张择端选择了逃离,在南宋都城临安靠卖画度日,后被皇帝赵构召入宫中。他凭着自己对汴梁繁华市景的回忆,画出了这幅精妙绝伦的《清明上河图》。 
  原画长528公分,高24.8公分,描绘的是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繁华热闹的景象。这是一张北宋的民生风俗画,其中储存着很多宋代人民日常生活的信息。画中共2000多个人物,贵贱劳役,形形色色,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个人物只有蚂蚁那么一点大小,却画得个个动态准确,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有人问:这2000多人在干啥? 
  用放大镜仔细一看,大部分人在做生意。这里是一个购物天堂。店铺作坊,茶坊酒肆,行商摊贩,一派生意兴隆景象。有卖雨具的,有卖花的,有卖杂货的,有卖金银首饰、古玩诗画的,也有送外卖的,摆摊算命的,盖房子的,街头艺人表演的,看野台戏的,等等。还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路边店,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百货商店。但是,最值得注意的,这幅画里至少有七八处地摊。这说明,早在北宋汴梁这个首都,在街头设地摊、叫卖商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都市的风景,也是极为寻常普通的事。 
  《清明上河图》中摆地摊的活动证明:地摊是一种历史,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历史;当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文化。与唐代人物画相比较,张择端把创作的视角对准了市井平民,反映市民生活,使得人物画脱离了单纯表现帝王贵族和宗教人物的传统窠臼,更具有世俗色彩和民本倾向。这里,烟火气甚浓。贩夫走卒,你来我往,挑担支摊,你卖我买,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打开《清明上河图》,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热闹而温馨的感觉。 
  地摊是中国经济史上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有人说,一座城市倘若没有地摊经济,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这话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地摊的存在,那么,这个城市就没有生机,尽管高楼林立,却显得冷冰冰的。一座城市如果取消了地摊文化,那么,我们进一步可以断言,不让开小店和地摊的城市是一座死城。我到外地某个城市去旅游,总喜欢到当地的地摊上去逛逛,看看有没有当地的特色产品可买。这也是一种旅游的乐趣。 
  适度放宽对大街设摊的限制,也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释放出“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紧接着,中央文明办决定,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今年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并提到西部某城市“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因此,松绑地摊经济,不是一时之计。 
  古已有之的地摊经济,在今天,将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里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