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线上见”的戏曲别样美

来源:四川文明网 作者:何勇海 时间:2020-04-17

疫情期间,各地戏剧院暂停营业,戏曲院团纷纷涉足直播领域。一部以京剧为背景的热播“网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本已让戏曲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关注,而戏曲直播更吸引了大批年轻网民,一时成为“流量担当”。(4月12日《工人日报》) 
  在网红层出的当下,戏曲涉足网络直播,走上网红之路,并成为“流量担当”,让年轻人大饱耳福,自然让人欣喜。事实上,戏曲直播不是新事物,只不过在今年疫情期间,搞直播成为戏曲界的普遍动作。比如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一场“线上见”戏曲展演周里,京、昆、沪、越、淮、评弹6种戏曲各显神通,让直播的春风吹遍梨园,大家都致力于戏曲的年轻化推广与传播。这无疑是极好的现象。 
  戏曲界玩直播,更吸引年轻观众。这些年,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道难题。尤其是传统戏曲,长期以来基本都是老年人的“菜”,要想让较多年轻人喜欢,必须让戏曲“变脸”。故而,一些年轻戏曲人不得不将戏曲与相声、流行音乐、演唱会、话剧等相结合,或者和其他当代艺术玩跨界。只要能推广戏曲,玩什么新花样都可以。老实说,这恐怕是一种戏曲“乱炖”,精神虽可嘉,但年轻观众未必买账。 
  而“戏曲+直播”则不同。无论是直播一场有头有尾的戏曲演出,还是直播教网友如何发声练气、舞刀弄枪等,都重视的是艺术本身,而非让戏曲沦为陪衬。戏曲吸引年轻人的  心态再急切,也不能过度流俗化,降格以求,否则,带给年轻观众的只是皮毛,让他们忽略了艺术本身。同时,戏曲直播不同于剧场的单向传播,对年轻人而言,看戏曲直播能满足他们的网络互动需求,以弹幕形式进行“云叫好”;平台还可把年轻人的反馈传递给表演者,供其继续修改作品。 
  戏曲需要名角,但更需要偶像。戏曲虽不如影视剧受追捧,但戏曲演员的功底并不比影视演员差,故戏曲界也需要打造偶像。年轻人普遍有偶像情结,戏曲直播则可为年轻人打造戏曲偶像。比如,京剧余派老生第四代传人、70后王珮瑜在近几年搞直播、玩弹幕、上综艺,用年轻人听得懂的方式传播京剧,既传播了戏曲,又收获大批粉丝,可谓一箭双雕。 
  “线上见”的戏曲别样美。疫情期间戏曲直播所取得的“战绩”,让我们认识到传统戏曲也有流量潜力。戏曲“线上见”,绝不是疫情下的权宜之计,而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希望有更多戏曲人与时俱进,将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更好地留存与发展下去。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