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离不开“表情包”是否意味着表达的贫瘠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张炳剑 时间:2019-12-30

朋友圈“表情包斗图大赛”刚上演两天,就被迫暂停了。据澎湃新闻报道,12月25日,不少网友发现,微信新增的“朋友圈可用表情包评论”这一功能无法使用,在回复朋友圈时,只有普通的系统表情。

对此,腾讯方面回应称,“此前,我们对朋友圈评论发送表情包功能进行灰度测试,部分用户更新7.0.9版本后可使用。目前,该功能已暂停。”

朋友圈不能发表情包了,让人惆怅,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还没玩够,怎么就下线了?而有关“朋友圈不能发评论表情包”的话题,更是直接冲上了热搜。

网友这番表现实属正常。社交网络时代,表情包成了一种社交文化。

表情包的出现,有其趣味性使然,更多的则是适应于互联网社交的一种简易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在平常的交流中,可以辅以表情、肢体动作来帮助表达一些羞于启齿的信息,但在网络聊天中,这些方式都没有了,表情包的出现便弥补了这一缺陷,一些含混的、微小的信息可以借助表情包传达,避免了无话可说的尴尬。

小键盘上的拇指动作速度,使得文字的表达无法满足实时社交在速度上的要求了。一句话发出去,需要等上半天才有回复,如此低效率的社交怎能让人满意?于是,表情包的独特优势便开始显现,或许本来需要几百字描述的沮丧心情,一张图片就能让彼此心照不宣,尽在不言中。如此便捷、好玩的形式,自然受人喜欢。

因为这些,我们的表达越来越依赖于表情包。生活上的喜怒哀乐,工作上的酸甜苦辣,在与人诉说时,不少人已不再将其诉诸笔尖文字,而是以一张张生动形象的表情包代替。我们的情绪表达越来越简单便捷,我们也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还有一个不得不重视的事实:表情包确实让世界的沟通变得短平快,但它正降低有些人遣词造句的能力和耐心。当表情包在网络中喧宾夺主,替代了脑海中的文字组织能力,那就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去看看那些热衷于发表情包的人,其中一些有这个特点:表达词汇贫瘠。他们如果要形容内心的惊讶,除了说“厉害了我的哥”这种网络热词外,就只剩下“666”和“牛”了。

黄执中在《奇葩说》里说过,现在的年轻人手机里有一大堆表情包,可是脸上却没有表情。表情包的你来我往,只需要手指和屏幕互动,无需面部表情的额外参与,这何尝不是一种表达的贫瘠呢?

丰富、热闹的表情包,让我们的表达变得更为多元,但对其中一些人来说,成了在表达上图省事的一种敷衍。让流转于内心的情绪,通过粗浅的视觉进行表达,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情不知所起,失去了表达的能力。所以,到底是表达方式更加丰富了,还是情感更加贫瘠了?

作者:张炳剑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