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当我们谈论黑胶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魏韬 时间:2019-03-22

许卫国和他收藏的黑胶唱片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魏韬)黑胶唱片,不同于当今流行的数字录音,它采用模拟录音的方式,在每分钟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里,直接将模拟信号最大限度地记录在唱片上,是当前所有录音介质中对声音现场还原度最高的。因此,黑胶音乐也被看作“最真实”的声音。同时,黑胶唱片的保存期长达100年以上,远远超过CD的20年,也是当前声音存储介质中“寿命”最长的。

黑胶是人类共有的东西,不是属于哪个人

“为什么喜欢黑胶唱片?”

面对记者略显唐突的提问,乐饵黑胶博物馆馆长许卫国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黑胶唱片在中国已经被淘汰了——在美国电影《勇闯夺命岛》的开头,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主角买了一张披头士的黑胶唱片。同事问他:‘你为什么不花13块钱买一张CD,而要花600块钱买一张黑胶呢?’尼古拉斯·凯奇这样回答:‘因为老子喜欢!’”

在许卫国的故事里,这段经典台词还有一层弦外之音:中国发展得太快了,很多好的东西大众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接触就已经消失了。人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例如黑胶唱片。

许卫国最初关于黑胶音乐的记忆来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一段特殊的经历。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黑胶,是在父母单位的工会里。工会给单位办红白喜事时会放仅有的两张唱片。这个能发音的机器开启了他对于音乐的兴趣。“同样的作品,为什么在黑胶机上播放效果会反差这么强烈呢?”这个问号一直停留在他心底,也促使他从1989年开始,收集整理黑胶音乐——30年间收集了29万张黑胶唱片。收藏的过程他不愿赘述,简单地概括为“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但其中的收获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懂得版本、作曲、指挥。但同时,在收集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大,系统地了解了音乐的历史,而不只是读过,听过,看过,从中收获的是自我的成就感。”

“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分享,觉得很可惜。”这样的想法促成了一座黑胶博物馆的诞生。

对于音乐,他更愿意做一个践行者,而不是一个讲述PPT者,他说自己是一个普及者,希望让身边人都能去参与,理解、享受、分享黑胶音乐。收藏黑胶的时候,他显现出十分分裂的特征:在朋友圈发现一张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出的美国发行的梅兰芳京剧黑胶唱片,他可以二话不说在不认识对方的情况下立马转账一万块钱买下唱片;又能在别人要求买自己黑胶藏品的时候,即便对方花十万块钱高价,他一口回绝:加个零也不卖。对于黑胶,他有自己的执念,黑胶是人类共有的东西,不是属于我个人。

黑胶是忠实的历史事件的记录者

风靡于上个世纪的音乐制品黑胶唱片,在最近几年,迎来了“回光返照”。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6年这十年间,全球黑胶产业的营收翻了近乎10倍。2017年全球的黑胶唱片产量达到4000万张,“黑胶复兴”的概念被反复提及。然而在许卫国看来,“黑胶复兴”其实是一个伪概念。“黑胶复兴的说法在国外是不存在的,因为国外的唱片店里,几乎都是黑胶唱片,CD唱片反而很少。在国外黑胶是一直都存在的,并没有中断或者衰落。”

记录人类声音开始于留声机,而黑胶则忠实记录了人类刚开始记录声音时的一个载体,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许卫国将黑胶属性归纳得特别细腻:音乐在所有艺术中,是最具有哲学深度的一种艺术,能活生生地树立起一种形,唤起人们对悲喜欢乐情绪的表达,能够让一个国家和民族,听着战斗的号角去厮杀,去争取自由。而黑胶最伟大之处在于,它是记录时代声音的一个载体,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经济、社会、历史。黑胶唱片的扉页、谱子,包括印刷,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承载的。

许卫国收藏的黑胶唱片,每一个唱片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桌子上看似随意仍在角落里的黑胶,却都是历史鲜活的见证者。上世纪50年代美苏古巴导弹危机剑拔弩张,美国的钢琴家范·克莱本到苏联去演奏了两首曲子,瞬时就能化解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形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除了肖邦钢琴大赛,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又成立了一个范·克莱本钢琴大赛,而那个时候还没有CD,有的只是现场黑胶录音的唱片,这就是忠实的历史事件的记录者。

黑胶的珍贵性,是因为其不可复制性,不像CD可以无限地复制,黑胶能够成为收藏品,也正是得益于他的不可复制。其他音乐制品可以盗版复制,但黑胶没办法盗版。许卫国的黑胶馆里放着一张1923年的唱片,那是意大利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的唱片。“过去想了解音乐史,只能在书上知道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但是1923年的一张可以触摸的黑胶呈现在你的面前,这种忠实的记录感是非常真实的。”

他还珍藏着一张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访华的一张黑胶唱片,这也是中国开启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1979年,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哥伦比亚公司为了纪念这次访华演出,特意在黑胶唱片的封面打上了一行字: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访华演出。

许卫国珍藏的黑胶唱片中,有一张意义特殊的“传奇黑胶唱片”。二战时,斯大林要求肖斯塔科维奇写一支苏联军民奋起抗争德国侵略的曲子,以此来鼓舞民心。肖斯塔科维奇连夜写好了《列宁格勒交响曲》,没有演奏团员,因为团员全部上前线了,100多个人的乐团,最后只找到了47位演奏者——牺牲了将近一个团的战士,才把这47个人安全送回来。在战争炮火的间歇,这首曲子在市中心的广场上演奏,用广播向全国播送,场面摄人心魄。他所收藏的,正是现场录音的一张黑胶唱片,唱片的封面图像是铁丝做成的网。“黑胶唱片是现场模拟的,很温暖。而CD是冷冰冰的数字,是没有感情色彩的,科技是很发达了,但缺失‘人情味’了。”

“乐与饵,过客止”

黑胶是藏品,更是艺术品。黑胶的另一个特点是,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画家会专门给音乐家画封面。法国作曲家梅西安,他的黑胶唱片的封面就是由20世纪知名的画家达利所画。达利给唱片封面绘制的作品从来没有被收录到他的作品集里面,人们只能在黑胶封面找到这些大师的作品。“他们是想设计一种看得见的声音,所以艺术的呈现,在这时候是高度统一的。”

音乐是奢侈品,但又不是奢侈品;黑胶是奢侈品,但也不是奢侈品。这句看似矛盾的结论在许卫国的讲述中,就像自然中的雨露滴落,四季中的花开鸟鸣一般自然流畅。“听音乐并不廉价,需要你有时间,人们往往精于计算各种时间等成本,但不能忘了,音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东西。但同时,作为载体的音乐来讲,并不是一件奢侈品,因为现在在做的工作就是音乐普及。”许卫国的音乐普及工作并不是只挂在嘴上,在这方面他是一个实践者。一台黑胶机价格动辄上万元,“觉得这个路子不对”,于是他和台湾设计师聊天讨论:能不能设计一款机器,让音乐回归生活。最终研发出一款价格只有3000元的黑胶机——上面盛放黑胶,现代的蓝牙WIFI等技术都融入其中,从历史,从现代,体会到黑胶的魅力。

普通人如何入门黑胶音乐?面对这个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许卫国似乎并不愿意好为人师。他相信,你愿意去听它,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即便选一个两三千元的黑胶机去感受一下这种音乐,安静地坐下来完整地听一次黑胶音乐,那种获得感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只有开始去聆听才会有获得。“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免费的几乎没有好东西,但贵的也未必全都是好东西。入门者可以听听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四季》的黑胶,虽然他的《四季》很多人都听过,但黑胶呈现出春夏秋冬的那种质感带来的愉悦,难以言说。国内的黑胶唱片,戴亚的《水月空禅心》,能够让人感受到‘呼吸’,能够和你的心境高度契合。”

采访结束,在车上收到许卫国发来的微信:《老子》中说,“乐与饵,过客止。”后以喻吸引人的美好事物。音乐不是奢侈品,不是我们钱包鼓了的时候才来消费的多余物,音乐不是消遣,不是娱乐,音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让人类生活得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