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选国花不能拍脑袋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关超 时间:2019-07-24

这几天,中国花卉协会在其官网发起投票,力推牡丹为中国国花。官网称,经组织专家研究讨论,我国应确定“一个国花”,确定国花的基本条件是:一是起源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二是能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四是用途广泛。

7月15日发布,19日投票截止,仅仅5天就将确定我国国花,引起热议。最激动的莫过于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当地立即投票,称对于拉动牡丹经济意义重大。但同时,力推梅花、荷花、兰花、菊花甚至樱花的也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兰花相关协会力推兰花,樱花相关协会力推樱花,菊花相关协会力推菊花……不免让人想到,如此评选的背后隐藏某种驱使,是一种关乎利益的较量。

笔者认为,我国地域辽阔,北方人喜欢的花南方人不一定爱,高原生长的花平原不一定长得好,冬天开的花夏天不一定开。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花语和寓意。历代文人墨客咏花叹花惜花爱花,花与花之间的争奇斗艳,是每个人心中的文化差异,深层次比拼的是各地的文化底蕴。每一种花也都有不足,如牡丹,有人认为是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但也有人觉得花期短,弱不禁风、娇嫩浮华。所以,很难用一种花概括一个国家的精神。

有网友讽刺说,既然评选国花了,是不是也要评国树、国草、国鸟等等?不禁让人反思,凡事非得冠以“国”字号吗?从1997年第一届国花评选活动,到后来的“一国一花”与“双国花”(牡丹、梅花)之争,最终在全国人大均未能通过,关于国花很难有个明确结果。

笔者认为,国花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文化的意义,反映出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评国花活动首先要认真思考的是,要不要评,有没有评的时代要求;其次是谁来评,什么权威机构能够评出国花;再次才是评什么花,怎么评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搞清楚,拍脑袋行事,就草草在网上发布为期5天的投票,不仅不严谨,更会陷入口水战,弄得一地鸡毛,不了了之。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