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非遗 >

汉中市镇巴县非遗传承与发展从“活”到“火”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唐伟 郝明森 时间:2024-01-16

《“守护非遗.传承有我”研学活动》.pn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郝明森) 在繁华的城市中,总有一些角落静静地存在,它们或许并不起眼,但却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气息。在镇巴县水井街苗家中,就有一位苗绣娘,她身穿苗服,一边刺绣,一边向游客讲述着苗绣的历史和文化。

苗家汇苗绣传承人交流传授苗绣技艺.jpg

苗家汇既是一个景点,也是去年年底命名的省级非遗工坊。绣娘们在这里绣作品,也传授技艺,向游客们讲述镇巴苗绣的由来与传承,同时游客也体验身穿苗服照相留念。像这样的非遗工坊,非遗产品实体店,目前在班城老街已有国家、省、市、县级26个项目入驻,主要包括“陕南(镇巴)民歌传承基地”“镇巴剪纸”“镇巴宣纸”“芳悦茶坊”“土菜示范店”……不同门类的非遗小吃、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这是班城老街与非遗项目的一次深度“握手”。将老城改造与非遗资源有机融合。2021年,班城老街作为镇巴县市政设施提升项目的引擎项目,对沈家街、马王庙街、向阳街、水井街4条街区进行改造,整饰、装修沿街200余户商户门面,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商贸古街,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6200平米,街道全长1870米。改造后完善了老街的市政功能,焕发了老街的活力。已打造成成为一个商业综合体,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内容植入、功能整合,通过扫描老街导视牌二维码,让游客了解老街历史、查询游览路线、明确功能分区、溯源食品安全,将老街打造成富含现代科技的数字新街区。目前以民宿客栈、特色非遗工坊、美食、土特产品、民俗表演等多种业态的新型商业圈,培育一批新业态,打造镇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街区。游客徜徉街巷,既能欣赏美景,又能品味镇巴味道。

老街上的非遗集市.jpeg

 一条老街,半部镇巴史。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班城老街,记录着镇巴的发展与变迁,蕴藏着无数老镇巴故事。如今,众多非遗项目的入驻,让这里有了更多可以讲的故事。推开一扇“古窗”,发现一件“新事”,形成了到班城老街看镇巴非遗,一起玩非遗、传非遗、做非遗的“活化传承”模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


  接地气的文化更聚人气。走进位于水井街镇巴剪纸坊,迎面而来的是墙壁上挂的一幅幅剪纸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镇巴民间寓意的吉祥图案,结合剪和刻手法,意态鲜活、栩栩如生。“我希望游客一进门,就能领到镇巴剪纸的魅力。”镇巴剪纸传承人郝明森表示。 镇巴剪纸历史悠久,流传于晚清时期,盛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怎么把镇巴剪纸的故事讲出新意,2022年12月入驻老街以来,郝明森就一直在琢磨。一方面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剪纸艺术为己任,开展剪纸进校园、进社区培训等公益活动,以此带动镇巴其它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结合镇巴的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他开发出系列剪纸文创产品,创作了《巴山婚俗》《金戈铁马话张飞》等一批融合镇巴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的剪纸作品,并亲自担当讲解员,为游客讲解镇巴剪纸的历史与传承。“镇巴剪纸是一项很接地气的非遗项目,我们也希望打造一个接地气的非遗工坊,让游客市民和游客可以沉浸式地了解镇巴剪纸,爱上镇巴剪纸。”

同样接地气的还有苗绣。进驻老街后,苗家汇的绣娘更忙碌了。除了创作作品、教授徒弟,她们开始系列性组织研学、整理资料,挤出时间做省级非遗项目镇巴苗绣的传播。 “每到周末,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过来体验传统文化,也有不少艺术工作者来这里相互学习,相互切磋。我们能感受到,镇巴苗绣越来越受欢迎了。”苗家汇负责人朱艳琴表示。以接地气来聚人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正是镇巴县委、县政府打造班城老街特色非遗街区的初衷。

非遗传承人开展展演展示、授徒传艺等传承实践活动,需要在一定空间内展开。为解决这个难题,2023年9月,镇巴县出台《镇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镇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要“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镇巴县在位于县城中心黄金地段的班城老街,由政府出资,对老街门面集中装饰改造,遴选有价值的项目入驻,激发传承人传习热情,促进项目普及和传播。班城老街非遗特色街区应运而生。为相对全面展示镇巴特色,镇巴文旅部门在综合考虑项目类别、观赏性、体验性的基础上,首批遴选了镇巴苗绣、宣纸、剪纸等具有镇巴特色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项目,打造非遗特色街区,拓展非遗产品销售渠道,为传承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差异化的体验。

“镇巴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小县城,也有着深厚的“三乡”文化底蕴。在这里,我看到了美景,也从这些非遗项目中领略到镇巴文化的魅力。”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马瑞萍说。

发展是最好的传承。在非遗街区里,镇巴宣纸坊也是必看之处,它的建成对保护和传习镇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弘扬宣纸文化,发展宣纸文化旅游等方面产生了关键性作用。“宣纸原本没有艺术价值,但是到了艺术家手中,就能化身为无可替代的艺术品,这就是我们传承宣纸的意义”。镇巴宣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明富说。

 在非遗发展这篇文章里,“传承”这两个字力透纸背。某种程度上,非遗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要获得发展之“实”,就需要把握变化之“势”。在非遗项目挖掘与保护力度逐步加大的当下,如何顺势而为,实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扬?
近年来,镇巴聚焦非遗项目的本体保护与活态传承,以传承促发展,以发展反哺传承,盘活非遗“旧”资源,擘画融合发展“新”篇章。

擘画基础——健全非遗名录体系,做好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建立完善保障机制,为非遗传承人排忧解难。

擘画联动——建立“中心+基地+传承人”的传承结构,以县文化馆(非遗展示馆)为中心,打造一批非遗展示和传习场所,辐射带动全县非遗传承人。

擘画导向——瞄准市场需求与风向,以产业化思维推动非遗项目保护与发展,打造区域非遗品牌……

班城老街非遗街区的打造正是这局棋中的一手。一子落,满盘皆活。从众多非遗工坊、项目入驻到搭建沉浸式体验空间,从开展研学游学活动到节庆举行民俗活动展演、展示,班城老街非遗街区一方面以非遗吸引游客,发挥文化磁极效应,一方面以旅游涵养非遗,推动非遗项目实现从存活到繁荣的跃迁。
 对镇巴而言,非遗街区的打造绝不是非遗项目的简单聚集,而是文、商、旅的有机融合。“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联动,以现代科学视觉,讲述非遗传承故事,推动非遗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镇巴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龚兴富说。

活起来才能火起来。周末或节假日带上孩子,剪一幅窗花,亲手制作一条扎染围巾,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品特色美食,观非遗展演......非遗正在以更加真实可感的模样,融入越来越多人的生活。非遗传承人也随着发展转变思维、开放心态,在循古法、守正道的基础上,拥抱新渠道、新平台、新市场。

2023年进驻老街后,芳悦茶坊李茂芳就开始研究直播带货的事儿。年轻有为的女强人李茂芳在直播间里用年轻人熟悉的话语介绍着自己的产品:“家人们,这是我们汉中市芳悦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加工、研发“芳悦一品香”牌系列绿茶、炒青……”尽管刚起步,粉丝量不是太大,但李茂芳清楚感受到“这条道可行”。
 实践证明,非遗是一项活态的技艺,需要更鲜活的传承与展示方式。与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既是形势使然,也是非遗的自觉追求。
 依托班城老街非遗街区,镇巴对这些聚集起来的非遗项目做了更深层次的规划:既注重传承民俗技艺的工匠精神,又充分考虑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鼓励非遗与文创、手造产业相结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更生动、更丰富的平台进行展示。
 镇巴文旅部门在去年以来,对镇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集中的培训,与传承人们一起挖掘非遗项目内涵,寻找非遗项目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运用新媒体的形式打造了“非遗+网络+创意”的传播模式,丰富了非遗项目的传播手段,策划了一系列具有互动性、传播力的体验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与到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中来,镇巴文旅部在班城老街设立了“非遗展览、非遗体验工坊、非遗传承课堂、传统特色美食”四大非遗空间。这些空间不仅展示了镇巴的非物质遗产项目,还提供了一个让公众可以亲自与体验的平台,使得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更加生动有趣。在打造非遗项目的过程中,镇巴文旅还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创新与发展。他们将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镇巴特色的非遗旅游产品,进一步推动了镇巴非遗文化的发展。镇巴文旅的这些举措,不仅让非遗项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还通过创新的方式,让非遗项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镇巴的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西亮           责编:慕瑜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渭南蒲城:非遗暖童心 薪火永相传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