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 >

【非遗故事】陕西西安:莲湖精巧面塑

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作者: 时间:2021-09-01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从前,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作为非遗“面塑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80后”的张培源,既是一个有着匠心传承的“守艺人”,又是一个敢于创新、连接时代地气的“新非遗人”。

据张培源说,他小时候调皮玩炮仗,伤了右手,没办法画画。为了继续艺术之路,于是张培源就转攻面塑。2004年,张培源去日本学习雕塑和动漫。这段留学经历,对张培源的艺术观有了很大影响。

回国之后,张培源曾向陕西、山西的多位非遗继承人学习传统面塑的制作工艺。为了让自己的面塑作品更加生动,他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参考非遗“社火”中“芯子”的工艺,创造了更具有陕西特色的“芯子”面塑。

在张培源的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屡见不鲜。更难得的是,他将动漫元素运用到捏面人的技法中,让这样的传统技艺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一个个面人造型变得时尚起来。

近年来,张培源的作品逐渐成为了各大博物馆、展览会上的常客,同时拥有着旅游纪念品和艺术品的双重身份,被不同的人群所接纳。

在张培源看来,北方的面塑工艺与南方不同,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一步到位,拒绝增删修改再加工。因此手艺人脑子里的形象要非常清晰,绝不能含糊。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搓、捏、挑、拨,用牛角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脱手而成。凭借着这项技艺,他在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匠人匠心”云竞技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在张培源的工作室,各式各样活灵活现的面人颇为吸引人。其中有忠肝义胆的关羽,风姿绰约的杨贵妃,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各式各类的动漫人物。为了助力即将在陕西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张培源专门制作了《舞全运》系列作品34件,分别代表34项体育项目。

2011年,莲湖精巧面塑技艺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面塑作品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