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 >

羌族文化独树一帜 秦巴汉中缤纷添彩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唐伟 杨春建 时间:2021-01-29


7aae137d1da04443ccf954a6e100f46a_img_251_209_395_245.png

汉中市非遗及羌族文化主题展厅免费开放启动


7aae137d1da04443ccf954a6e100f46a_img_42_1058_278_191.png

《云上萨朗》表演


7aae137d1da04443ccf954a6e100f46a_img_680_260_184_122.png


7aae137d1da04443ccf954a6e100f46a_img_680_396_184_121.png


7aae137d1da04443ccf954a6e100f46a_img_680_787_184_123.png


7aae137d1da04443ccf954a6e100f46a_img_680_920_185_123.png


在中华民族的浩瀚史册中,源于三千多年前的羌族以古老、独特而灼灼其华。羌族是华夏汉、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在我国最古老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族的记载,这也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羌族自称“日麦”“尔玛”,习惯把村寨碉楼建在河谷或山腰上,喜爱绣有漂亮云纹的精美服饰,又被美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古羌人是对当时西部许多游牧民族的统称,如今的羌族则是古羌人中保留羌族族号以及古老文化的一支,主要活动在今天的四川西北部和陕西南部边缘。羌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发生适应性变迁,但文化特色依然别具魅力。2008年10月,文化部正式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汉中市及宁强、略阳两县以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为抓手,结合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注重抢救性保护和文化活态传承,开展特色活动,扶持生产保护,羌族文化生态整体保护成效显著,既是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和全域旅游建设的新亮点,也为汉中高质量“三市建设”助了力添了彩。

   规划谋篇:整体保护强意识
  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后,按照原国家文化部的要求,原陕西省文化厅、汉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汉中市群众艺术馆、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宁强、略阳两县,于2011年编制完成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总体规划》,之后,又根据反馈的专家意见进行了修订,逐级上报。该规划编制年限为2011年至2025年,为羌族文化保护确立了原则,明晰了方向和目标,制定了保护措施,从而为市、县合力推进羌族文化整体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中市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重点保护,在目前已经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名录为9项、省级名录为5项,与羌族文化关联的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名。两县则对本县区域内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断挖掘、整理,实施有效保护。
  加大投入:基础设施上水平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得益于中、省、市、县四级的财政资金支持,市、县两级羌族文化硬件设施水平得到提升。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羌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12月投入运营,其中羌文化研究中心为汉中市群众艺术馆内设的学术研究推广单元,致力于羌族文化保护的业务协调、宣传推广和学术研究;2020年11月,1000平方米的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暨羌文化主题展厅建成,开启对外常态化免费开放机制,与有关部门及单位联手打造游学、研修、旅游、培训的基地。
  宁强县在县城东山观建成了占地25000平方米的羌族文化博览园,包括展览楼、报告厅、行政管理中心、羌雕等建筑及配套设施,该羌博园是集旅游要素齐全、功能完备、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民族特色浓郁为一体的大观园,主体建筑羌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2020年又完成维修改造工程,已成为宁强县文旅融合的一张靓丽名片。略阳县恢复建设了陕西氐羌民俗村,修建了白雀寺仿古牌楼、五龙洞文化广场,完成了八渡河右岸的文化浮雕墙,新建了具有羌族风格的县文化馆、图书馆、羌文化广场、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对紫云宫、江神庙、东门楼、灵岩寺等羌文化古建筑实施了抢救性保护维修。
  活态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
  市群众艺术馆、市非遗中心多次承办非遗展示活动,积极组织推荐羌族非遗项目参加市级多类展示活动以及省级、国家级或区域性展演展示活动,举办了全市羌族舞蹈培训班,并在部分县、区及文化活动中大力推广,给羌族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更多的展示机会。
  宁强县成立了羌文化歌舞宣传队、羌族傩艺绝技表演队、羌族艺术团和羌族文化德育基地,编排羌族风情演艺节目。宁强的羌族歌舞、傩艺绝技、羌族手工艺品等参加了上海世博会、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大型活动,先后在甘肃永靖、西安大唐西市、四川成都、绵阳、茂县等地交流展演。羌族傩文化在全省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西部非遗节、西安“水韵山魂·大美陕南”非遗展上亮相。略阳县羌族羊皮鼓舞多次参加中省市及外地展演活动,荣获全国锣鼓大赛优秀表演奖等荣誉。建立了羌族羊皮鼓舞、罐罐茶培训基地,创编《请喝一碗罐罐茶》《雀儿歌》《人美茶香》《羌山鼓韵》等羌族特色文艺节目二十多个,持续开展羌歌羌舞“六进”活动。全县还成功举办了罐罐茶大赛等活动。
  学研并举:不断扩大影响力
  市群艺馆、市非遗中心广泛收集羌族文化研究资料,购买了一批羌族文化研究书籍;策划并承办了汉中羌文化主题摄影巡展,在中心城区及宁强、略阳两县巡展;出版《永远的文化记忆》《汉中巴山礼仪词》《汉中剪纸》等书,组织编撰了《汉中孝歌》《汉中羌文化的整体保护》书稿;策划并实施了国家地方文化资源建设项目,拍摄完成八集电视专题片《陕南羌族》;在市群众艺术馆微信、抖音、网站、今日头条等数字化平台对羌族文化进行宣传;组织非遗及羌文化论文,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在馆刊《汉中群众文艺》中开辟了“羌文化领域”专栏,专门刊发羌族文化论文或相关题材的文章;与陕西省文化馆主办的《百花》即将联合推出羌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刊;探索筹建羌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整理出版了《陕南端公》等书,并在《民间》上多次刊发羌文化题材的文章。宁强县3次举办羌文化保护与传承高峰论坛;整理完成200万字的羌族文化研究资料,编辑出版了《羌文化研究》《陕南羌族(上、下)》《宁强羌文化印谱》《宁强羌文化画像砖谱》等研究成果;在《陕西理工大学学报》《四川阿坝师范学院学报》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探讨羌族文化的论文二十余篇;宁强羌族傩文化在CCTV10频道《文明密码》栏目等媒体上亮相。略阳县编辑出版了《略阳民歌》《发现略阳》《武兴国志》《文化略阳》《略阳羌韵民俗》等书刊十余种;充分利用中省市电视宣传平台,在中央电视台《江河万里行》《汉中栈道》《汉中味道》,陕西电视台《七女秀陕西》等多个节目中宣传羌族文化,开办了《故道名城》《罐罐茶剧场》栏目拍摄播出羌文化专辑12集,编制了《故道名城——古风雅韵话略阳》书刊和光碟。
  示范带动:拓展保护新路径
  在国家羌文化生态保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只有将羌族文化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才是对羌族文化最有效的保护这一共识。羌族刺绣的振兴,就是生产性保护方面的一个典型范例。宁强羌族刺绣属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王小琴成立宁强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把羌族刺绣工艺融入服饰、校服、床品、窗帘、鞋帽、手包、饰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同时生产加工部分羌绣饰件工艺品。这家公司带动全县8个镇设立了专业合作社和羌绣制品展厅,开展羌绣等技能培训十余场,培训妇女技艺1000多人。王小琴还将她的羌绣技艺带进校园,为十余所学校进行羌绣培训,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羌绣的大力推广,带动了其他羌族文化乃至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也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亮点,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略阳县把羌族羊皮鼓舞作为示范传承的重点,分别在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略阳天津职业技术学校建立羌族羊皮鼓舞培训基地,定期培训学生表演羊皮鼓舞,在中省市一些大型活动、文艺晚会、运动会开幕式上都可见到羊皮鼓舞的表演。他们还将羌族羊皮鼓舞等羌族舞蹈创新加入一些现代元素,更加体现出羌文化艺术美感,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广场舞。
  如今,羌族萨朗已经成为宁强、略阳两县广场文化的一项标志性活动。罐罐茶、菜豆腐节节、麻辣鸡、核桃馍等羌族的传统饮食,已经成为汉中特色小吃,形成自己的商标品牌和运营模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任重道远,意义非凡,功在千秋。十多年来,从机制到措施,从氛围到力度,从全面到局部,从传统到创新,从大趋势到新机遇……汉中市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渐成气象。如今,在汉中这片浸润着羌文化基因的热土上,在国家重视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家羌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当然,还有更多的空间和课题等待着去探究。

文化艺术报记者 唐伟 杨春建 通讯员 师国华

  羌族刺绣
  羌族是一个极富睿智的民族,更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羌人“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其中服饰的绣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其文化艺术的闪光点。
  羌族妇女善于运针走线、拧线织锦、挑花刺绣,她们从小拜月乞巧,切磋技艺,训练有素,常针挑线绣,制作出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的绣品。绣制手艺成为衡量一个妇女聪明才智的重要标志,是她们用来美化自己、寄托丰富情感和美好愿望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绣品也常常是青年男女表达美好爱情的定情信物。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羌族刺绣已经成了一个内涵丰富、针法独到的民间工艺品体系,也成为羌族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羌族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的前身是古老的“羊角鼓舞”,属原始宗教祭祀舞蹈,与端公有一定的联系,在汉中的略阳、宁强多有流传。
  羊皮鼓是用羊皮蒙在蒲扇形或桃形的铁圈上,并在铁圈的把柄处系有许多小铁环而制成,是可以舞动的一种单面鼓。用藤鞭击鼓和摇动铁环而发声,构成舞蹈节奏和丰富多变的鼓点音响。羊皮鼓舞最早起源于先秦白马羌族人群中,在祭祖仪式上,都要跳羊皮鼓舞。随着时代的发展,羊皮鼓舞逐渐衍化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表演更为广泛,婚丧嫁娶、上房、逢年过节、庙会都要表演羊皮鼓舞。羊皮鼓舞主要突出鼓的表演,演员穿着带有浓郁羌族色彩的民族服饰气氛热烈欢快,动作粗犷质朴,鼓点、唱腔和动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渲染出热烈的气势。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