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对“非遗”传承的赋能与创新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泽远 时间:2021-01-21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他们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特有的文艺组织,从内蒙古近4000个非遗项目中不断汲取素材,把非遗融入其艺术表演中,创立了一种独特的非遗传承模式,具有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当代价值。 原汁原味呈现 在内蒙古地区有汉、蒙、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55个民族,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乌兰牧骑将内蒙古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和竞技等项目,通过艺术创作和表演的方式进行活态传承,即原生态传承。比如蒙古族音乐中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与呼麦、马头琴,在全区各支乌兰牧骑中均有传承与创新,都是乌兰牧骑保留的头牌节目。 任何一种非遗都离不开原生的民间文化创生主体,乌兰牧骑长期扎根基层,对内蒙古各民族的非遗有深入了解,他们创作的作品都来自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原生气息浓厚。一台乌兰牧骑演出,节目往往丰富多彩,各民族的非遗艺术多元展现。如:源于汉族文化的东北民歌小调、二人转、评剧、皮影戏、二人台、爬山调;作为蒙汉民族文化融合艺术品的漫瀚调;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鄂伦春族的赞达仁、鄂温克族民歌。 在内蒙古,不同地区的乌兰牧骑特别强调非遗项目本土味道,因地制宜创作和表演节目,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喜好。比如同样是源于蒙古族的非遗,东中西部就各有侧重。东部乌兰牧骑多表演科尔沁地区喜欢的蒙古语传统说唱艺术,如蒙古语说书、史诗格斯尔、好来宝、叙事体短调民歌。西部阿拉善乌兰牧骑、中部锡林郭勒乌兰牧骑多演出当地喜欢的音乐旋律起伏较大的长调民歌。这些节目在乌兰牧骑演出中都被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各有特色,极具魅力。 激发创新活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必须吐故纳新,同时在变化中要始终保持基因谱系的连续性。乌兰牧骑队员深入一线挖掘、整理非遗,向非遗传承人、民间老艺人学习最原始、最具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遗技艺,在保留原汁原味艺术文化精品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工作者重新编排创作出精品,让非遗在形式与内容上与时俱进。 乌兰牧骑不断地编排新的内容。他们挖掘历史、民间故事、传奇等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从素材、主题、结构到整台节目充分展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西部乌兰牧骑除了表演传统剧目《走西口》《挂红灯》《打金钱》等,还大胆创新,推出新的剧目。托克托县乌兰牧骑打造一台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大型二人台新编历史剧——《君子津》。该剧根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的托克托地区的史料而改编,讲述了东汉时期黄河古渡口的故事。全新的二人台舞美元素与荡气回肠的剧情相融,充分提升了二人台的艺术魅力。 有的非遗项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残缺的情况,乌兰牧骑对它进行了挖掘、修补与整理创新。雅托噶是蒙古族的一种弹拨弦鸣乐器,汉语译为蒙古筝,主要流行于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等地。雅托噶演奏的曲子《图日音道布其》,最初只是短短的几句词调。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对雅托噶以及相关音乐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在这一传统曲目中融入现代元素,重新编排,由雅托噶演奏的苏尼特宫廷音乐《图日音道布其》在那达慕、婚礼、大型演出等场合演奏,让这一技艺和曲目重放异彩。 推进非遗拓展传承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知识。乌兰牧骑在传承发展其中的表演艺术外,还把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民间医药、民间信仰、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融入节目中,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扩大了内蒙古非遗传承的类型,形成非遗传承的拓展模式。 乌兰牧骑将多个难以表演的非遗项目植入其中,间接展示传承非遗。鄂温克桦树皮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根河市乌兰牧骑创作了歌舞剧《敖鲁古雅》,将鄂温克驯鹿部落的民俗风情、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以及人文地理等进行了回放,显示出鄂温克驯鹿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生活形态。剧中多次出现以桦树皮做的道具,其辉煌的“桦树皮文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鄂温克民俗文化、桦树皮制作技艺是《敖鲁古雅》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乌兰牧骑对非遗的传承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把表演艺术、节庆、礼仪、技艺、习俗等多种非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整体,营造出非遗的文化环境。同时,把它们置于现代文旅活动中,各民族的非遗同时呈现,形成复合传承模式。 那达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达慕是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以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也是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有赛马、摔跤、射箭、棋艺和歌舞等竞技与表演项目。乌兰牧骑在那达慕上都会把传统那达慕文化融入节目里,再现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编排节目。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在旅游那达慕上进行传统服饰表演,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的歌舞《蓝色哈达》、长调《神马颂》、呼麦《赞颂诗》,赤峰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顶碗舞》《胡笳猎曲》《那达慕之夜》等,均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 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创作出一批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培养了一批批艺术新人和非遗传承人,其形成的机制、方法和模式,值得研究借鉴。 (作者:高泽远,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