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这片热土上的记忆——陕西省镇巴县文物保护工作侧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郝明森 时间:2019-10-02
他们—— 没有制服着装,却肩负着守护文化遗产的神圣责任。 他们—— 没有披盔戴甲,却头顶着传承历史文明的崇高使命。 ——他们,默默地坚守在大巴山深处,更是守护这片红色沃土上文化遗产的一面盾! 镇巴县城 镇巴,溯自新石器时代,这里就闪烁着人类文明的曙光,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遗迹。汉定远侯班超食邑设于此,荔枝古道喧闹的马蹄声曾响彻山谷,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了灿烂壮丽的诗篇。 定远厅城池图 镇巴,古称定远,夏商属梁州、秦、西汉归汉中郡,东汉为定远候班超食邑,清嘉庆七年设“定远厅”,民国三年以境处巴山重镇,遂更名为镇巴县。此地毗连蜀地,远距秦川,川、楚、汉文化与巴、楚、秦文化在此交汇。陶片铜器、荔枝栈道、摩崖造像、石刻标语、古墓葬群,遍布巴山。蜀汉桓侯栓马处、捞旗河、晒旗坝勇退三军敌,寻真理六千儿女热血洒巴山,抗日寇徐向前率众踏征程,宋代古钟、铁佛关遗址、川陕苏区青鹤观、赵家院子遗址、红军墨书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土地法令林林总总……老祖宗留下的遗存,让我们在领略古代文明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璀璨文化的无限润泽。而田野文物,则是这片热土上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这块瑰宝,可追溯远古的遗迹,可管窥文明的历史,可启示未来的脚步。 誉为“世界天坑,民歌镇巴”的陕西省镇巴县,地域面积34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9万的山区县,田野文物“遍地开花”,其中古墓葬居多,其等级及数量居全市前列。保护它们、利用它们,对繁荣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名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未来,一大批文博人守护过去!以对国家、民族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面对田野文物这一宝贵的资源,县文物局、博物馆及相关部门联动配合,有守、有为、有担当—— 国家一级文物——蒿坪寺铁钟 近年来,镇巴县坚定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实施了一大批文物保护工程。目前,经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登记博物馆馆藏文物1059件(套),自然类藏品37件(套),其他非文物收藏国有文物82件(套)。主要有石器时代石斧;汉代釉陶仓、陶器、铜器;唐宋时期的铜镜、铁钟;明清时期的铁钟、瓷器;历朝货币等。其中馆藏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39件。这些文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镇巴县各个历史阶段的文明,有力地证明了镇巴的地域特色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一脉传承。经过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县田野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和现状,经过市文物部门认可全县共有文物点377处,其中7处已经被列为省级第五批、第六、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20处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郗真雍为市民讲解文物法规 加大宣传,增强责任意识 镇巴县一直把文物法规宣传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大事来抓。除平时的常规宣传外,在文物保护“宣传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12.4”宪法宣传等重大宣传活动时期,局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出席宣传讲解文物知识和法律法规。 博物馆进校园巡回展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县博物馆从浩瀚的川陕革命镇巴苏区史料和红军图片史料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附上内容说明,制作成11面专题展板在县城红军广场宣传展出。在展览的同时,博物馆还专门添置音响设备,准备各类录音资料,让公众在现场观看展览的同时又能学习到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现场让市民关注博物馆公众号,发放资料800余份。同时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范围。结合“5.19”旅游日活动,联合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在镇巴首个AAA盘龙山景区与游客宣传, 发动“保护文物 人人有责 从我做起”百人签名活动。 安全生产宣传月宣传活动 2019年的文化自然遗产日巧遇端午节,节日期间,县博物馆全天开放。馆长结合展馆的图片和实物向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讲解镇巴苏区和红军在镇巴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活动当天,馆长郝明森拿出自己主编的百多册《中国寓言故事》赠送给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 幼儿园参观博物馆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操,懂得感恩,学会珍惜美好幸福生活,9月29日,镇巴县机关幼儿园全体师生前往镇巴县博物馆暨镇巴川陕革命史迹陈列馆进行参观。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缅怀先烈的情怀中认知历史、尊重历史、感恩当今的幸福,获得了一次具体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让爱国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种子,期待着将来生根、发芽、开花。十月,美在缅怀的哀思,美在感恩的温情,感恩生活的幸福,感恩生命的珍贵。 第五批省级文保单位周至垭至宝塔修缮现场 规划为前提,修缮整治促保护 规划工作是文物保护的龙头,也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镇巴县博物馆组织编制了小里沟墓群等7处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规划。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文脉延续,制定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等整体保护规划。无论重大项目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规划,实行文物先行审批制度,保护文物安全和传统风貌。同时,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村落的地方立法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实施意见》《镇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等地方法规,以文件的形式印发《镇巴县野外文物看管人员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
修缮后的至宝塔 在实施文物平安工程中,镇巴县全面推进“十二五”文物保护工程。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了陕南县委苏维埃政府遗址、周子垭至宝塔等保护维修工程。2016年度博物馆投入经费30余万元,继续对国家一级文物红军墨书布告和标语进行修复,这次修复工作是2016年初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达成帮扶对口支援项目,支持资金28万元,进驻专家1名,签订协议为一年时间零3个月完成全部修复任务。2017年省文物局补助县博物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5万元,用于维修红12师34团驻地旧址赵家院子,总投资60多万元的赵家院子维修工程竣工。 维修后的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驻地赵家院子 规范管理,完善网络体系 田野文物,是指分布在地上、地下、水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传统民居、石窟寺、古石刻、壁画及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遗址;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镇巴县2006年7月成立县博物馆,与县文物管理所两个机构,一套班子,主要负责全县可移动文物的征集、保护、陈列和研究工作,以及田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每年年头和年尾,县文物、公安等相关部门都要组织两次以上的全县文物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达标,同时将问题及时汇报到政府和反馈到各镇(办)。对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以信息的形式报送县政府相关领导,谋求解决问题迅捷。 寻找被毁坏的古建筑构件 表彰先进 每年春季,镇巴县博物馆牵头,组织召开全县文物安全及文保员业务培训,持之以恒地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完善“三级责任、四级保护”文物保护网络体系。所谓“三级责任”即强化县、镇、村民委员会三级行政组织的文物保护责任;“四级保护”就是各镇文化站、派出所、村主任、组长和农户的保护职能。 文博单位消防演练 近年来,镇巴县博物馆对聘请的51名文保员实行了“一对一”签订文物保护安全责任书,每年均兑现了责任经费,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这些基层文保员,充分发挥群众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县博物馆牵头组建了公安派出所、镇文化站和相关村治安员共同参与的古墓安全巡逻队,坚持昼查夜巡,将许多古墓炸盗案件处理在萌芽状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何光奇、姚怀军、魏友林、李传建、周永松等为代表的文保员,思想觉悟高,工作责任心强。夏季防汛,冬季防火,随时到文物点检查巡逻,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检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正因拥有这一大批责任心强的文保员,我县没有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发生。 田野文物安全巡查 古墓群安全巡查 保护和利用,为了更好的分享 文化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源头很远,流过历史,流到今天,还要流向未来,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每年博物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到陕南县委苏维埃政府遗址青鹤观扫墓 为了让这些历史遗存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并一代代传承下去,镇巴县加大了博物馆建设力度。以新建镇巴县博物馆为代表的综合博物馆,以川陕革命史迹陈列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专题馆及黎坝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符先辉故居等特色专题馆等一批纪念馆、博物馆和陈列馆达到了9个,向公众展示着镇巴的苗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年接持公众80万人次,一方面传播了镇巴的多元文化,另一方面带动了镇巴文化旅游的发展。 博物馆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镇巴县博物馆发挥川陕革命史迹陈列和红军墨书布告专题展的优势,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发挥红色文化遗产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他们主动作为,针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结合实际,制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修提升和管理水平,发布《镇巴县博物馆关于规范主题党日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公告》。部门协同,注重方法,加强宣传,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全力助力红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发挥和渲染。镇巴博物馆成功的做法是: 镇巴县博物馆黎坝分馆举行传承红色基因接受传统教育活动 一是强化文物与旅游相结合,全面助推地方旅游发展。按照镇巴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要求,纪念馆加大与周边旅游景点的联系,与魅力苗乡、民歌小镇等景区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以革命文物为支撑、集吃住玩和文化修养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博物馆民俗文化进社区活动苗族习俗体验 二是强化文物安全巡查常态化,全力建设“平安文物”目标。出台《关于加强镇巴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通告》,制定文物安全巡查制度,明确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健全文物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文物安全管理水平,防止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召集有关部门和镇召开文物消防安全培训会,进一步夯实文物消防安全责任,提高文物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年初以来,巡查文物保护单位28处,巡查不可移动文物80次,接受文物消防安全培训70余人次。 陕西历史博物馆教授张群喜与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一起修复红军标语 三是强化革命文物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仅需要深刻的理论阐述,更需要生动事迹和高尚人格的熏陶感染。作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镇巴县博物馆充分发挥革命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弘扬镇巴精神、传承优秀革命传统。 全省高校处长以上培训班学员深入基层参观学习文物修复 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博物馆充分挖掘革命文物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努力发掘每一张展品和图片背后的故事,让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和壮烈的英雄事迹感染人、激励人,真正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此外,重要节假日期间,博物馆还开展缅怀祭扫等活动,不断提升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力。县博物馆编制了保护规划,完善了安防消防设施,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同时,探索创新服务内容、方式、手段,为参观者提供热情、文明、规范、便利的服务。近年来,博物馆还加强与红军将帅后代的联系,多方面征集重要文物和文献资料,充实馆藏。 镇巴县博物馆简池分馆开馆仪式 四是强化革命文物保护与党性教育相结合。不断加强革命文物内涵价值挖掘、研究、阐发,既体现严肃性,又营造活泼氛围,既有激情碰撞又有理性思考,既有正面引导又有反面警示,在党员干部面前展开生动活泼的画面。 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来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 作为全县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平台,博物馆加强基地共建,积极建立与周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的共建共享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部队官兵来馆参观学习,围绕当地中心工作,打造镇巴县“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现场教学主会场,通过组织专题现场观摩、“实境课堂”、事迹报告、情景体验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为完成好本职工作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前来开展“党日+”等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干部已达3000人次。 重走红军路 今后,镇巴县博物馆将按照省文物局批复的保护规划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同时结合时代需求,及时对新建博物馆进行改陈布展,提升布展水平,进一步融合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展览馆内容,利用多功能报告厅,讲好革命故事,切实发挥文物利用价值,真正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馆长既是展厅导游员又是讲解员 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县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 一是人员不足。目前镇巴县(文管所)编制4个,实有正式职工2人,临时工4人,实际上班只有2人。除负责全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全县文保单位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量大增,人员就更显得非常紧张。同时,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至今还没有一个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没有从事文物修补的专业人员,没有专业讲解员。因此,增加编制,不说引进陈列设计、考古发掘、古建筑保护维修、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而引进正式历史文物专业和讲解员,已成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指导兴隆镇水田坝社区博物馆布展工作 二是文物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仍还不强,认为文物保护仅仅是政府和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还出现了部分镇擅自拆除普查中新发现的一些古民居建筑和古遗址人为破坏的事件。 田野文物安全巡查的文保员何光奇 文保员周永松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努力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外,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更积极地投身到工作中去。同时,也恳请上级部门能多为我县文物工作面临突出问题多向社会各界呼吁,县财政能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逐年增加文物保护经费,以使我们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县文物进行抢救、维修、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我县的文物、旅游事业的发展;希望社会各界能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社会风气,使我县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编辑:米浩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