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养老借贷投资被骗故事敲响警钟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朱国旺 时间:2019-08-01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7月31日讯(记者 朱国旺)王大爷遛弯回家打开电视,正赶上央视经济频道播放公益广告。只见一位头戴安全帽的民工兄弟用浓重的乡音对一群痴迷理财的人疾呼:“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啊!”王大爷不禁心头一颤立马关上电视,原来这则广告正好戳中他的痛处:两年前王大爷曾受高额利息诱惑将10万元存入一户私募储蓄机构,却不料刚两个月后者就卷款而逃。 其实,近两年曾先后被多家媒体披露过的腾玉琴、李振海、张光兴、“吴岚”等几位老人的投资理财遭遇,比王大爷的遭遇更曲折、更惨痛,有的人甚至房、财两空。这几位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借贷投资的过程中都到公证处进行过公证,有的老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在公证处办理了赋予借款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和委托书,对于自己签了名的处置房产委托书,根本就不知情。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公证员是如何为老人办理公证书的?老人们又是如何上当受骗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在征得北京市公证协会同意后,记者走进公证处,调看了几位老人当年办理公证时的现场录像,查看了他们的抵押借款合同书、强制执行申请书和处置房产委托书等相关资料。 “新元酵素”连累腾玉琴老人以房抵债 1951年出生的腾玉琴老人是“新元酵素非法集资案”的受害者之一。2015至2017年期间,北京新元盛业生物科技公司大肆宣传其研发的保健品浓缩酵素有治疗癌症、延缓衰老的功能,吸引了不少老人青睐。但浓缩酵素价格昂贵,数千元才能买一盒。新元公司又说买不起不要紧,只要老人们愿意向借贷公司借一笔款转入新元公司作投资,新元公司就可以为他们免费提供酵素产品,还负责帮助他们联系借贷公司和替他们每月支付借款利息,不会存在什么风险。实际上这种所谓“投资”风险极大,因为一旦新元公司资金链断裂不能再替老人们每月支付借款利息,他们就会不但无法从新元公司收回投资,而且还会欠上借贷公司的借款本金和不断增长的高额利息,随时面临借贷公司的逼债,甚至被逼变卖房产抵债。 腾玉琴就是因为过度相信新元公司的产品宣传和无风险承诺,才经新元公司介绍向借贷公司借款600万元(期限1个月),并于2017年3月21日到公证处,申请办理赋予借款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记者从当年的录像中看到:办理公证过程中,公证员数次提醒腾玉琴最好不要参加社会上的理财,因为骗子居多,还特意为她播放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报道的投资理财被诈骗案例视频,告诉她如果有视频中类似的投资公司以高回报吸引投资很可能是诈骗。如果以房子作抵押,一旦投资公司“跑路”房子就没了。腾玉琴明确表示“我不是这种情况,我借款一是为了换个大房子,二是要与朋友投资宁夏特产”,只字未提打算投资新元公司。公证员还提醒滕玉琴要仔细看清借款合同和公证笔录,确定没有问题以后再签字,滕玉琴也说看过了。 此后的情况变化完全出乎腾玉琴老人预料:新元公司几个月后就资金链断裂,其实际控制人王淑芳也于2017年8月31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抓。腾玉琴老人也被迫拿房抵债。腾玉琴后来还去过两次公证处:一次是2017年9月21日到公证处调取公证书,公证员为其打印了公证书扫描件并加盖了公证处查询章;一次是2018年12月6日,腾玉琴到公证处调取公证谈话笔录,并为公证处打了收条。老人伤心地告诉公证人员她是受了人家欺骗被拿走房子抵债,此时她一定后悔当初为何听不进去公证人员提醒。 “中安民生”借“以房养老”让李振海老人损失两套房 曾经红火一时的“中安民生”以房养老骗局,将众多老人拉入抵押借款投资陷阱,李振海老人的遭遇就与“中安民生”有关。与新元公司的欺骗手法略有不同的是,北京中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善于“拉大旗作虎皮”。他们以多种方式营造自己的“以房养老”项目已经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支持的假象,宣称只要老人愿意用自己房产作借款抵押,“中安民生”就可以帮助老人联系借贷公司。老人将从借贷公司取得的借款投资到“中安民生”,“中安民生”就可以每月替老人偿付贷款利息,而且每月还为老人发放“养老金”。但“中安民生”不久便资金链断裂,导致老人们不仅无法从“中安民生”讨回投资,而且还欠着借贷公司借款本金和蹭蹭上涨的利息(年利率高达24%),很快便纷纷遭到借贷公司以恶劣手段逼债夺房。 2015年4月,自称是“中安民生”业务员的李某先是介绍李振海老人到“中安民生”去听以房养老课程,随后便向李振海推荐“中安民生”的合作公司——“火星公司”(北京火星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以房养老项目,说“火星公司”的收益更高。“火星公司”法人赵海佳也说他们是与日本合资的网络玩具公司,投资“火星公司”每年可获得投资额30%的返利,每月还给5万元生活费。正是这些高利诱惑使李振海老人很快上钩,并在2015年4月23日至9月7日期间,为向“火星公司”投资多次向借贷公司借款。 记者日前从相关录像资料中看到:2015年7月8日,李振海、晁淑兰夫妇到公证处申请办理赋予借款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约定以位于北京市牡丹园的一处房产作抵押,向邓超借款255万元(借期1个月)。李振海夫妇称借款是为了给亲戚所办的一家公司用,自己儿子也在那家公司工作,也知道借款的事情。公证员告诉他们抵押借款有相应风险,有可能导致房产丢失,并且多次劝告他们再考虑考虑。李振海夫妇称无需再做考虑,他们对公司的还款能力很有信心,还钱应该没有问题。即使万一那套房子没了,自己还有其他住房,能够承受房产损失后果。 2015年9月7日,李振海、晁淑兰夫妇又以位于北京市华严北里的一处房产做抵押,向陈建、韩文君借款238.4万元(借期1个月),并再次到公证处申请办理赋予借款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夫妇二人称这笔借款是为自己一个学生的孩子办公司用,自己和这个学生两家关系特别好,这个孩子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公证员同样多次提醒他们抵押贷款如果不能按时还钱可能丢失房产,李振海则表示自己对后果绝对清楚,如果还不上钱就让人家卖房还钱。 李振海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北京市区的两套房子后来真的都被别人变卖抵债了,只能到郊区租房居住。“如果没有这点退休工资,会连吃饭钱都没有。” “高额回报”“免费保健品”把张光兴老人送上法庭 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张光兴老人也是“新元公司非法集资案”的受害者之一。非常重视养生的他2016年12月被人拉去听了新元公司的几次讲座,随后便开始购买他们的保健品,并最终经不住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和免费保健品的诱惑,以北京市芳星园的一套住房作抵押,向新元公司介绍的借贷公司借款300万元进行所谓“投资”。3个月后,张光兴又从原借贷公司借款100万元对新元公司扩大“投资”,并于2017年3月28日和老伴刘曙光一起,到公证处办理抵押贷款公证,以及委托杨世军办理房产抵押、解押和处理的委托公证。 相关存档资料和公证现场录像显示:张光兴夫妇告诉公证员,他们借款主要用于投资,再用投资收益去海南和东北买房。公证员再三提醒他们,近来以房养老和保健品方面的诈骗屡有发生,你们想通过投资赚钱买房存在风险甚至可能失去房产。如果你们投资失败或者被骗,将与借贷公司无关,你们仍然需要向人家偿还借款。公证员还说二老年纪大了,希望你们能谨慎投资安度晚年。并建议他们去海南可住酒店,不一定非得在海南买房,或者将北京的房产变卖再去海南买房。张光兴夫妇说这个事他们已经考虑了将近一年,能够承担相应后果,万一以后有问题有纠纷也不会找公证处。还说公证员所说的案件他们也从电视上看到过,但他们和别人不一样,因为还有后路,万一投资失败房产被变卖他们还可以到刘曙光父母那儿住。尽管公证员与老两口足足交流了34分钟,反复提示风险,但他们最终还是坚持要办理抵押贷款强制执行公证和委托公证。据了解,在2017年3月,张光兴老人在多家公证处数次办理借款公证。 接着发生的就是张光兴夫妇不堪回首的噩梦:先是新元公司资金链断裂和实际控制人被抓,接着便是借贷公司逼债并将他们的房产变卖。最新的消息是:7月23日,经过法院的一审、二审,在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执行局的帮助下,张光兴夫妇终于要回了芳星园的房子,结束了15个月的颠沛流离生活。但事情至此并未结束,借贷公司也将张光兴告上法庭,追讨440万元借款和每月8.8万元的高额利息,等待法院宣判。 “以房养老”成“坑老” 因为不便报出实名,我们姑且称她“吴岚”。喜欢唱歌的吴岚老人也是“中安民生”非法集资案的受害者之一。提起吴岚的被骗经历,不得不感叹这些骗子的套路之深。 那还是2017年4月,有朋友告诉吴岚,中安民生在北京昌平的养老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办了免费声乐课程,还说授课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吴岚去了一次感觉确实不错,此后便每周五都跑去上课。除了声乐课程,那里还有免费的民族舞、茶艺、书法、国画课程,每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听课的老人要是愿意登记身份证和电话号码,还能免费办理一张养老健康卡并成为中安民生会员。成为会员就可以免费享受体检和按摩、理疗,还能免费参加一日游、二日游等活动。 看到中安民生这么“大方”,吴岚第二次上声乐课时就办了入会手续,之后就能常常接到中安民生业务员渠某某的微信和电话,通知她参加各类活动,使吴岚觉得这个业务员甚至比自家孩子还对自己关心。此后半年中,吴岚与丈夫跟着中安民生先后去北京怀柔、通州和河北张家口旅游,每次都和同去的一两百位老人玩的高高兴兴。现在想起来,观光其实只是诱饵,每次在旅游途中讲授养老项目课程对老人“洗脑”才是中安民生的真实目的。正是在参加活动半年之后,吴岚在一次旅行中与中安民生签署了资产养老项目的《认购意向书》,但始终没敢把这件事儿告诉女儿。 在吴岚印象中,自称以房养老项目与官方合作,也是中安民生骗人的主要招数,譬如他们特意在“养老一站式服务大厅”的红色大字下标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健康基金管理委员会”字样。吴岚正式办理资产养老前,曾特意问渠某某中安民生是否真的与老龄委有合作。渠某某说:“阿姨,我们这儿牌子都挂着呢,要是假的早有人举报了啊。” 以后的情况进展就无需细说了:先是渠某某领借贷公司人员到吴岚家看房,随后就是渠某某陪吴岚办银行卡和U盾,此后这个银行卡就成了接收借贷公司借款和向中安民生转款的“中转站”。几天后,吴岚就以住房作抵押,带着借款合同和相关资料到公证处办理借款强制执行公证和委托他人处置房产公证。记者日前从公证处存档资料和当年的现场录像中看到:接待吴岚的公证员特意提示吴岚抵押借贷有风险,并提示她不要用这笔钱去理财。吴岚夫妇也在“借款抵押合同接谈笔录”中对借款期限、利率、担保方式、借款用途等进行了确认,并在笔录末尾写下“我们已知悉债权文书的法律意义和风险,了解该债权债务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自愿办理公证”。 再往后就是中安民生非法集资东窗事发资金链断裂,借贷公司频频逼债不知何时会变卖房产,吴岚老人天天心神不定不知何时法院会把传票送上门来。 民间借贷投资诈骗高发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借贷。它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只要借贷协议内容合法,就能受到法律保护。 近年来,民间借贷的快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许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满足了部分市场主体的资金需求,但同时也使民间借贷纠纷大幅上升。特别是有些地区的民间借贷逐步演化成一味追求暴利的高利贷,常常使借款人不堪重负。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民间借贷旗号,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不少老人以房产作抵押,从民间借贷公司借取巨款去做所谓投资,随后便想方设法造成老人“违约”,再通过骚扰、暴力或变相借助法律手段夺取老人房产。有些不法分子还形成了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诈骗团伙进行有组织地诈骗,这种诈骗行为被称为“套路贷”。 民间借贷领域诈骗案件(包括“套路贷”案件)高发,从以下几组数据可见一斑:一是北京市朝阳区警方2018年4月26日打掉的一个“套路贷”诈骗团伙,团伙成员多达36人;二是北京市大兴区警方2019年6月6日打掉的一个“套路贷”诈骗团伙,团伙成员多达16人,涉及房产多达86套。而公安部2019年7月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信息更加惊人: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套路贷”团伙1664个,破获诈骗、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案件216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349名,查获涉案资产35.3亿余元。 大部分民间借贷没有经过公证 在调查了解上述几位老人理财受骗原因过程中,记者也与北京市公证协会和部分公证处的相关负责人作了沟通,了解到一些公证管理工作情况。 记者:“你们办理各种类型公证有没有明确的工作流程?” 相关负责人:“全国公证工作总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总的工作规则是司法部制定的《公证程序规则》,我们办理每件公证业务都要遵循这个总规则,包括受理公证必须审核哪些资料,办理公证必须审核哪些事项、告知哪些事项。当然不同类型公证业务具体的审核、告知事项会有一定区别”。 记者:“就拿作抵押借贷公证来说吧,你们必须审核哪些事项?” 相关负责人:“抵押借贷存在较大风险,所以我们重点审核3个方面:一是当事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这个借款的意思表示是不是他真实的意愿,三是他的合同内容合不合法,不履行债务后果是可以强制执行。” 记者:“恕我直言,有些抵押贷款投资上当的老人,不也在公证部门做过公证吗?” 相关负责人:“公证是证明真实性、合法性的法律事务,当事人到公证部门申请办理公证,必须如实陈述个人意愿,我们在办理抵押借贷这类高风险的公证时,都会主动反复为当事人作风险提示,但如果当事人坚持隐瞒其真实意愿,我们也只能认定他在公证员面前的陈述是他真实的意愿表达,由此带来的后果由当事人自己承担。当看到经过我们反复提示过风险的老人还是上当了,我们也感到非常痛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一是固定证据,配合有关部门调取证据;二是不出具执行证书,最大限度地保障借款人权益。” 记者:“类似这样的民间抵押借贷一定需要公证吗?” 相关负责人:“可以选择公证,也可以选择不公证,这是由当事人自己决定的,事实上大部分民间借贷(包括“套路贷”)都没有经过公证。正是基于民间借贷的隐蔽性和高风险性,为避免公证被‘套路债’等违法犯罪者利用,2017年8月司法部已经出台‘五不准’通知,在新规则出台前暂停民间借贷公证的办理。北京市公证系统也一直在不断加强业务管理,完善细化相关程序规则。同时借助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尽可能多地掌握公证前端后端的情况,提高执业能力和水平,增强敏锐力和洞察力。既综合防范公证执业风险,又努力发挥公证预防纠纷的‘防火线’”和‘保险阀’作用。” 记者:“您能从公证部门角度对老人投资理财做什么提示吗?” 相关负责人:“其实北京市公证协会从2017年开始就专门印制大量宣传海报,对投资理财风险进行明确警示,不但在每个公证处醒目位置张贴,而且一直张贴到全市每个街道社区。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更容易被各种虚假宣传欺骗,千万不要轻信各种高额利息、高额回报的欺骗啊!” 期盼老人心中警钟长鸣 我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对养生及优质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辨识力不强,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以养生养老产业为幌子,通过虚假温情进行非法集资,使老年人的财产安全面临极大风险。 记者日前与部分法律、民政、新闻系统人士交流,与大家探讨如何更好地避免和减少老人投资理财受骗事件发生,大家的一致观点是:一是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要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规、规章,使利益熏心的不法分子难以钻法律空子;二是要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使违法分子不敢再肆无忌惮地骗人;三是要大力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和防范欺诈宣传,包括深入宣传一些典型案例,以及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对老年群体作讲座式的宣传和一对一的宣传。 大家还特别期盼自己的长辈和所有老人都能在心中警钟长鸣,因为现在的一些骗子善于对老人“攻心”和经常采取放长线钓大鱼。老人们只有心中警钟长鸣,才能自觉坚持任何超出常规的便宜都不沾,使骗子无计可施,这样才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