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 时间:2023-03-14
原标题:团结奋斗 开拓创新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增光添彩 ——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陕西省引起热烈反响 宏伟蓝图,展现光明前景;伟大征程,召唤新的进发。3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铆足脚踏实地的干劲,激发改革创新的闯劲,保持坚忍不拔的韧劲,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秦岭深处,西康高铁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铁三局西康2标项目党工委书记王晓丹说,“西康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陕西‘米’字形高铁网南北主干道,建成后将与康渝高铁共同形成纵贯西部的快速客运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贯通关中平原与秦巴山区、联通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接通黄河流域与长江经济带,提升陕西综合枢纽功能,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我们将一如既往立足岗位,攻坚克难,不断完善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施工管理模式,提升工艺创新水平,激励全体人员发扬主人翁精神,全力推进西康高铁项目建设,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应有贡献。” 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一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让我们干劲倍增。栗峪口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我们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特色产业与多种业态相结合,做强‘特色产业+’,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开发机车茶饮、休闲酒吧、宠物乐园等项目,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需求;盘活土地资源,为‘乡创客’搭建舞台,吸引更多人看过来、走进来、留下来,不断拓宽乡村振兴路径。”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栗峪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利军说。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这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卫东表示,榆能集团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煤炭产销、综合能源、精细化工、新兴产业和金融、环保多能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引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坚决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任务,提升创新创造创效能力,朝着“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能源化工企业”目标加速迈进。 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3月13日,从人民大会堂外的台阶走下,全国人大代表、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燕更加坚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马晓燕表示,陕煤集团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度,实现煤炭开采的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煤炭分质利用为龙头,实现煤化工产业的高端化、低碳化、材料化发展;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力量,加强煤炭行业科技自主创新,立足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征途越是壮阔,目标越是远大,越需要领导核心的掌舵定向。“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樊荣表示,“我们将把学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提升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教育培训质效,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让我感到使命在肩。”杨凌示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业务负责人俞芳熙说,“近年来,从全民参保计划深入推进到各项社保待遇稳步提高,从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到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全省‘三个年’活动,推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落地落细,特别是在精准扩面和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助力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阎良皮影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焦连生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曾到过我的皮影店铺。至今,总书记亲切的话语和神情都深深印在我心中。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当代青年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青春担当。” (群众新闻 记者 秦骥 孟珂 柏桦 董渺 周明 杨晓梅 董剑南) 编辑:晓佳上一篇:习言道 |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