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非遗 >
  • 温州格尔木两城非遗集中亮相
    温州格尔木两城非遗集中亮相

    图为米塑捏的小老虎。 孙睿 摄 中新网青海格尔木8月5日电 (孙睿)“这个是米塑,是以糯米,粳米等为原料,磨成粉蒸熟,成粉团状后,和以各种色素,并以揉、捏、掐、刻等手法塑造成各种人物、花卉、水果等形象的传统美术项目。”5日,来自浙江省温州市制作米塑...

    2019-08-06
  • 非遗传承人刻葫芦四十载 将“缺陷”融入作品
    非遗传承人刻葫芦四十载 将“缺陷”融入作品

    图为陈红疙瘩葫芦作品之一。 高康迪 摄 场景各异的丝路人物,一根钢针、一把刻刀,这些繁琐复杂的图案就可以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一个拳头大小的葫芦上。对拿了四十多年刻刀的陈红来说,刻葫芦是她的生活,小小的葫芦是她创作的天地。 “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

    2019-08-05
  • 陕西非遗项目 秦腔
    陕西非遗项目 秦腔

    百年秦腔《三滴血》 秦腔是元明之际流传于关中一带的劝善调及当地民间音乐与关中方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剧种,发源于陕西关中的三原县。其声腔艺术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基本形成,至明代弘治、成化、正德(1465-1520年)年间已基本形成剧种特色,主要流行于...

    2019-08-05
  • 陕西非遗项目 凤翔木版年画
    陕西非遗项目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正在为一幅大门神手工填色 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凤翔县是我国八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凤翔木版年画源于明初,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凤翔县南肖里村邰氏祖案记载,明正德二年前,邰氏家族已有8户从事年画生产,至今传承...

    2019-08-05
  • 陕西旬阳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旬阳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在完成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后,陕西安康旬阳县政府近日公布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和民俗6大类20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旬阳县非物文化遗产项目达80个。 20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08-05
  • 西藏非遗传承人普琼:“指尖旋转”的30年陶艺人生
    西藏非遗传承人普琼:“指尖旋转”的30年陶艺人生

    普琼是拉萨市尼木县民间陶艺人,自13岁开始至今从事陶艺工作,2019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至今,普琼以“指尖旋转”的制陶绘就其30多年陶艺人生。图为拉萨市尼县中学在美术实践教学中烧制的第一个瓷器作品。 贡桑拉姆 摄 中新网拉萨8月1日电 (贡...

    2019-08-02
  • 西安邮电大学基层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康
    西安邮电大学基层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康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许珂)7月23日至29日,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安康基层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陕西安康恒口示范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中,西安邮电大学基层调研实践队在前期对恒口示范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解后,于7月26日至2...

    2019-08-01
  • 孔雀服饰——穿在身上的千年历史
    孔雀服饰——穿在身上的千年历史

    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妇女们穿着古老服饰聚会(7月22日摄)。 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至今保留着独特的藏族服饰——普兰服饰。普兰服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精美、最独特的是妇女的“孔雀服饰”。普兰县科迦村里有7户人家保存着7套祖传了几百...

    2019-08-01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