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好,今天也罢,两个素不相识之人乍一见面,总要问一声:“您贵姓?”如若姓氏相同,一种莫名的亲切感顿生:“原来是一家子啊!”
郑桓公墓后照壁
在我国,姓氏这个平凡的符号却是“人之根本”,不仅直接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而且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着一段年深月久的历史和一个极其丰富的故事。郑氏及其始祖郑桓公亦是如此。
郑桓公,姬姓,名友,故称姬友、郑友,出身周朝王室贵族,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异母之弟。公元前806年,其受封郑地,创建郑国,史称古郑,被赐“伯”爵,故又称郑伯友。
郑地,在今天的华州区。有考证云:远在商朝时,华州所在地就名曰“郑”。“郑”之本意即为“平坦貌”。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今华州一带因距都城丰镐二京不远,属畿内之邑,仍称为“郑”。《辞源》也指出:“郑故城在今陕西华县(华州区)北。”
作为地域历史上的首位“行政长官”,自受封起,郑桓公便与华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郑国初建,矛盾重重。郑桓公内修政务,惩恶扬善,带领百姓开荒治水,重农薄赋,扩大“私田”份额,鼓励百姓发展农作物生产和家畜放养业。解放商奴,开放市场,支持商业自由发展,并与商人盟誓,签订了人类商业发展史上第一个“合同”。身为国君,与民盟誓,这种以诚信为核心的商业思想,迅速让郑国成为镐京与洛邑之间的一个重要商埠,呈现出经济发展、庶民安居、民风淳朴、政通人和的景象。
立国开郑浮雕图
郑国虽为“三等侯国”,但郑桓公治国才能出众,声名鹊起。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郑桓公在郑国执政33年后接受王命,赶赴镐京担任王室司徒。他礼贤下士,勤政恤民,极力劝谏周幽王,协调诸侯国纠纷,推行礼乐教化,并与同在王室为官的思想家太史伯创立了以“和”为核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施政思想,为西周晚期灰暗的政坛增添了一些鲜亮光彩。
郑桓公深知幽王腐败不醒,宠幸褒姒祸乱朝纲,为了郑国百姓生存安危,问计于太史伯,定下了“寄孥东土”郑国东迁战略。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郑桓公命其子掘突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东迁到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以东虢(今河南省荥阳)和郐(今河南省新密东南与新郑市交界一带)两国之间的十座城邑立足发展。
熟悉周朝历史的人心中皆明,如果没有郑桓公的“寄孥东土”,可能就没有东周的存在,中国的历史也将会被改写。
公元前771年,申、鄫、戎联军攻打镐京。周幽王曾因世人皆知的“玩火游戏”——烽火戏诸侯,致使临危无人前来救援。周幽王只好带着褒姒、太子伯服及随臣出城东逃,当逃至骊山脚下时,被戎兵乱军杀死。郑桓公拼死救驾,在与戎兵厮杀中,不幸身中数箭,坠车而亡。
一个人倒下去了,千万个人站起来了。废太子宜臼夺位成为周平王,号令东迁,定都洛邑,东周从此拉开帷幕。郑国百姓一部分东迁洛阳,一部分留在原地,一部分逃难到秦岭以南的汉中,取名南郑。从此,郑氏后人散落各地。公元前375年,立国430余年的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遗民为纪念故国,纷纷改姓为郑,并将郑桓公尊为天下郑氏始祖。
郑桓公是华州境域重要的政治历史人物,他的思想至今影响着华州。他既是周代诸侯国郑国的缔造者,又是中国历史上践行“以和理政思想”的第一人,中国诚信商业文化的奠基人,是今天海内外1300多万华夏郑氏的始祖,更是渭南市华州区行政区域的开拓者。少华山摩岩石刻诗曰:“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如今华州人的君子之风,就与2800多年前的郑桓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郑桓公画像
“忠周保民”是为“忠”。“忠”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重要理念,它不仅是治国安邦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本。在郑桓公看来,“拱卫镐京”是一位大臣天经地义的事。在周室政权面临严重财政危机时,他倾郑国之力,施以援手,维系了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周幽王宠幸褒姒,使朝臣与诸侯离心离德,他临危受命,虽劝谏效果甚微,仍忠贞不渝,护国保民,赢得百姓拥护。在申国联合犬戎围攻周廷的危急关头,在明知留下就意味着死亡的情况下,他仍誓死保驾,抵御外侵,直至战死沙场,表现出了大忠大勇的爱国情怀。
“缁衣遗爱”是为“仁”。“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郑桓公一生忠周爱民,尚贤重才,勤政务实,深得周民爱戴拥护,时人作《缁衣》以颂,后世称誉“周宗忠贤”。郑桓公用行动阐释了“仁”的深刻涵义,从他身上释放出来的关爱和关怀,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关注他人幸福及利益的体现,是凸显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是一种超越血缘人类情感的博爱。早在三国时,有人就将“缁衣遗爱”四字镌刻在郑桓公墓前石牌坊上,以彰昭他的仁爱精神。纵观古今通史,得到如此高评的君主能有几人?
“与商盟誓”是为“信”。“信”既是“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精神品质。郑桓公在国君位上大力营造以信为本的“营商环境”,解放商奴,取消限制,郑国商业得以快速发展,国力迅速得到提升,成为强国富民之本。《左传》记载,郑桓公与商人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意思是说,商人不能背叛我,要为国家上缴规定的赋税;我也不会强买强卖,更不会抢夺你的财物;你赚了多少钱,我也不会过问。在2800年前的奴隶社会,一个国君能与商人平等地向上天发誓践约,你不佩服,行吗?
郑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古老姓氏,犹如中华民族其他姓氏一样,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更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虽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依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你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更是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姓氏文化是“家国情怀”的认知根基。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亦或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家国情怀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可见,在古人的价值逻辑里,“国家”是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而姓氏文化正是“家国情怀”中“家”的核心、纽带和基础。
姓氏文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一个个家族和睦相处、稳定兴旺,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与和谐稳定的基础。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一家族有一家族之传统。在姓氏文化里,我们可以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以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哲理、价值观念,感受到的是敬祖尊宗、遵纪守法、教子成才、自强不息的家风。这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由此可见,姓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紧密相连。
郑桓公陵园全景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的“感情纽带”。“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无论是偏处一隅的少数民族,还是飘零异域的华裔侨胞,时时处处都流传着炎黄二帝的传说,人人都以炎黄子孙为荣。尤其是漂泊在海外的炎黄子孙,都对“家”、对“根”有一种深深的渴望。无论他们身在何处,行有多远,心中都不会忘记来处,都会以同姓宗亲会的形式寄托对故乡的情怀,用乡愁的思恋寄托对亲人的怀念,用公益之举奉献对祖国的真情。这种纽带维系岁月,连接四海。
姓氏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姓氏文化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灯塔,是文化自信的自觉生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每一个姓氏,都会有一部族谱,每一部族谱,都离不开有家族情怀者的付出,无不沉淀着生命的精义,家史的愫怀,文化的厚重以及人性的深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了解自己的姓氏,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祖先和家族,传承祖先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唤起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如今,坐落在华州闹市之中的郑桓公墓,不仅成为1300多万华夏郑氏后人寻根祭祖和寄托家族情感的一方圣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并且,它穿越2800多年的历史云烟,向前来祭拜的游人诉说着一个中华民族古老姓氏文化的千年往事。(渭南市华州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