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安康散文分会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文友: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心语手记》研讨会!我是《心语手记》作者、省作协会员黄兆莲,是县人社局退休干部。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心语手记》的创作情况。
一、《心语手记》写作及出版经历
《心语手记》一书起步于2002年,用了15年时间。起初我将书稿发到北京一出版社,苏浩编辑阅后说,有位同行看到此书稿,觉得是个难得的写残疾人生存励志的好题材,邀请我到北京面谈改编一事。只可惜当时精力不足,加上缺资费,错失良机。2017年5月《心语手记》终于由西安出版社社正式公开出版。
写《心语手记》的初心,就是为了纪念我逝去的失聪儿子小松,小爱变大爱,进而为所有失聪孩子发声,呼吁!是完成一项使命,也是履行一种职责。本书通过记叙描写一个失聪孩子的生活、生存历程,从出生到成长,从情感到命运,表现出失聪孩子天真聪慧、真诚善良、阳光进取的人性美和他们自强不息、努力上进、拼搏奋斗的积极生活态度;写他们孝亲敬老、感恩图报、克己奉献的优良品德,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数不清道不尽的艰难苦困,他们的爱恨情愁和迷茫的生存状态,凸显失聪残疾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以及带给社会的启迪、警示和期盼。希望这个弱势群体得到社会各界进一步的关注和理解、尊重和关爱,让他们享受到同正常人一样美好的人生,享受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带来的幸福生活,让他们的生命同样焕发光彩。
写作过程是痛苦煎熬的,又是欣慰美好的。我的写作要求标准并不高:把我的真情,真爱,我的诉求,用文学语言尽力表达得准确感人,也就是能读下去,能记住就行。我不会写书,只有高中语文基础,所以帮助过我的老师至少有二三十。启蒙老师是我中学语文老师姚敬民,主要指导老师是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县作协主席胡树勇。我的故事也感动了西安出版社,出版社破例为我编辑校稿六版,贺春梅老师利用休假时间来石泉帮我校稿,并上山看望小松墓。经过不厌其烦地请教,千遍万遍地改,终于成功出版,尽管不完美,但是能感动人。
二、《心语手记》出版后的影响
《心语手记》出版后的反响令我有些意外也很感动:
1.石泉县作协和人社局共同为我举办了首发仪式。此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和普遍认可。县文联特别奖励了一万五千元,人社局、县文化馆、宁陕县残联、石泉绿源酒店总经理彭方高等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资助。
2.2019年7月,我在参加“陕西省作协新会员培训会”上自荐了我的作品《心语手记》,作协领导高度重视,派记者专题采访并收集此书;文友刘晓景、李平民、文武、闫忠录等老师都写了情深意切的书评。资深学者、原省新闻出版局王新民老师,看了《心语手记》深有感触,写了深刻全面的评论文章《一曲悲而不哀的安魂曲》。
安康文友刘培英、张昌斌、高健、陈静华、李明寿、段永康、郭锡春等老师,都写了深沉真情的评论文读后感。
3.广大读者读后反响很好。
我给北京《中国听语康复研究中心》(原聋儿康复中心)捐《心语手记》50本,中心主任龙墨老师是全国政协委员,此书受到她的高度重视,邀我建了微信,通过这本书,帮助她了解县级基层山区失聪群体的真实状态,为政协委员进言献策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已退休的原聋儿康复中心主任万选蓉教授,看到这本书后在电话里反复叮嘱我:“我年龄大了,恐怕帮不了你,你一定要找大平台,拿着你的书亲自上门找你们的省作协主席,找文化宣传部门,建议将这本书的价值、意义推荐宣传出去!”
中学老师张行年过八旬,是位荣残军人,因读《心语手记》感慨感动过度而住院。他激情写诗一首,并决定将他的荣残军人补助金数万元打到我账上,以资助成立“小松助残基金会”。
我的同学亲戚朋友把这本书带到了美国,德国,台湾等地。全家老少争抢轮番读书,写文章、发微信怀念赞美亲人小松,安慰鼓励我。
三、几点体会
1.《心语手记》之所以引起较大的反响,自我认为不是我写得多么好,而是我书中写的是真人、真事、真感情、真人性,这是最打动大家的,这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包括我自己是启示。
2.《心语手记》已经出版六年多,现在大家还来给我开研讨会,说明好作品是经得起时间和读者的考验的,是金子总会发光,历史不会湮没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3.这本书播种了真情和爱,也收获了真情和爱。《心语手记》还很不完美,缺憾短板很多,真诚希望各位老师、专家学者多多指导雅正,我不胜感激。
再次感谢远道而来的专家老师!感谢文联、作协,感谢宣传部人社局领导光临!感谢我的文友老师们为我加油鼓劲!
作者:石泉 黄兆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