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分分洋

发布时间:   作者:胡春良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胡春良

分分洋者,乃家乡土话对硬币的叫法。包分分洋,就是春节时在饺子中包上硬币,谁吃到了说明谁新年运气最好。之所以用“分分洋”这个土语,是觉得很亲切。这是特殊的年味,团团圆圆,好运相伴,幸福常在。这份记忆里的温暖穿过岁月的风雨,就像土层里的草芽,时时蠢蠢欲动,萌生着生命的激情和活力,诠释着别样的年味。
  在传统文化中,饺子同“交子”,两年的交界点,更岁交子之际,吃饺子,代表交子,所以春节必须吃饺子。饺子本身又像元宝,代表发财、好运等。在饺子里包硬币,谁吃到了喻示着运气更好。所以饺子有着团圆、圆满、发财、好运等多重美好寓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符号。
  那么中国古代饺子中包钱币吗?这种习俗起源于何时呢?
  说起饺子中包钱币,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慈禧太后。她虽然做过许多坏事,甚至可以说祸国殃民,但这包钱币的习俗的的确确起源于她。话说慈禧太后当政之时,每到大年三十,必招来后妃、太监、宫女一班人包饺子,除了辞旧迎新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捏住小人的嘴”,这倒是很有意思了,老佛爷也怕小人的嘴啊。当然作为老佛爷的她也只是做做样子,肯定是太监、宫女代劳了。这一锅饺子中呢,必须有四个要包上小金元宝,谁吃到呢就说明谁的运气最好。宫中一班人可机灵着呢,知道怎么讨好老佛爷,那四个饺子都被做了特殊的记号。第一个老佛爷吃到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当然也是她吃到了,她就觉得她运气最好、福气最大。
  在记忆中,饺子中包硬币是大年初一的早饭。家家户户都包,最少一个,也有一家几口人就包几个。记忆中,在包饺子时奶奶总会找来三个硬币,也就是分分洋,洗干净包进去。饺子端上桌时,奶奶总会说谁吃到分分洋,谁今年的运气最好。爷爷总是很能沉住气,不动声色,似乎这与他无关。小孩子们就不一样了,急切地想吃到硬币。如果真的吃到了,高兴得手舞足蹈,这年也就过得非常非常开心了,甚至会跑到村里去炫耀。大人们要是吃到的话,也会开心一笑。有一年家里包的饺子多,都吃饱了还没吃到硬币,弟弟当时还小,他用筷子扎,总要找到包了钱的饺子,奶奶笑着说你把福气都扎烂啦,不管用了。弟弟和奶奶怄了很长时间的气。
  奶奶呢,有时也很“狡猾”。有一年她只包了一枚硬币,可是全家人都没吃到,原来是饺子破了,硬币掉锅里了,奶奶来了句:“肉烂了在锅里,这分分洋外人拿不走,还是咱家的福气。”还有一年奶奶忘了包硬币,我想着她是故意逗我们的,当然谁也没有吃到,奶奶给我们姊妹几个每人一毛钱买糖吃作为补偿。
  外祖母也非常非常重视包分分洋,她更有仪式感。提前半年就准备好三枚,洗了又洗,精心存放。有一年她故意把三个饺子包得很大,又专门舀到她独苗孙子的碗里,在他高兴得不得了的时候,外婆已经又在财神面前烧香磕头许愿了。
  春节早上吃过饺子,村里的人们就开始串门了,侃闲话时还不忘问一问包了几个分分洋,谁吃到了等等,谈起新年谁的运气好、谁的福分大。这种年俗带给人们简单而平实的快乐,平添了年味的喜庆和热闹。对吉祥好运的追求、对好日子的渴望,都蕴含在小小的饺子里了。
  岁岁新年,年年有新气象,年味有消有长,包硬币这习俗也不例外,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包硬币了。年味年俗越来越多元化,人们也不再是过年才能可劲地吃上一顿饺子,也不是只有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了,有的老人往往慨叹每天都是过年。盛世繁荣发展,山河锦绣,民生幸福,年味是丰盈而浩荡的。这就是最好的年味。
  我往往会想,年是什么?年味又是什么?那应该是绵延古今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劳作与奋斗。阖家团圆是福,健康平安是福,丰衣足食是福,社会祥和是福,国泰民安是福,年到福到,岁月静好!
  至此,一首童年的歌谣在耳边响起:穿新衣,骑大马,今年好运到我家……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