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时光画卷 ——读戴相华散文集《且行且悟》

发布时间:   作者:何 耘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何 耘

《且行且悟》收录了相华先生的60篇散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记述了作家从家乡进入军营,又从军营回到地方这一生命历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书中所记虽都是过往的生活,但其荏苒的光阴绝不仅仅是翻过的一页页斑驳的日历,而是镌刻在作家心灵深处的一片片吉光片羽。与其说这是作家对旧日时光画卷的一次集中回眸,倒不如说是一次对自我生命旅程的坦诚检视,抑或是对人生价值的探索追寻。

古今中外,大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一个文学王国。这个文学王国就是作家的故乡,这也是他们的写作能够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川端康成的“汤岛”、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边城”、莫言的“高密”、贾平凹的“商州”……这些文学王国无一不是在“故乡”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作家在巴山深处的故乡龙池村度过了少年、青年时代,远赴燕山从军3年后又回到家乡所在的县城工作,相华先生的散文大多数都是写故乡以及怀念故乡的题材。作家站在城市回望故土,以其独特的视角、敏感的笔触、温情的文字,向读者展现了故乡的山川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这些文字,细腻、质朴、流畅,自然而不做作,朴素而不浮华,字里行间充溢着“浓得化不开”的故土情结。读这些文字,犹如品尝了一壶巴山老酒,细腻绵醇,回味无穷。

作家毕淑敏说:“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相华先生能静听一朵花儿盛开的声音,看一棵树怎么生长,观察一朵白云怎样漂泊,去了解不同家庭的种种生活……书中回溯了诸多遮掩于岁月褶皱里的生活片段。时光在作家的眼里不仅是连缀记忆碎片的一条暗线,而且还是辨析真伪的一副滤镜。龙池古银杏的坦然自若、巍巍龙头山的雄伟、黎坪之水的清幽静美,让他赞叹;伏牛山的野菊花、池塘边的节节草、沟壑里的蔷薇香,令他欣喜……作家从过往生活的图景中打捞个人的成长经历,从家长里短的时光片段中追忆如烟的往事。全书行文基本采用第一人称,所有叙述都把作家自己摆进去,因而呈现出鲜活的生命质感。读起来自然真切、舒展自如,极大地提升了书中所涉人情世故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也恰恰因为这些贯穿始终的真情投入和坦诚表达,尽管也有某些悲欣交集、苦乐相伴的思绪流露,但却在无意中为那些凡常的生活灌注了血肉充盈的生命意识,赋予了鲜明的情感与伦理底色,这就让作家颇具个性化的生活回忆唤醒了读者的集体记忆,进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且行且悟》文集的六个部分虽分门别类,但始终贯穿着作家对故土的一往深情。不仅让我们看到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厚重的文化及内涵;看到了充满梦幻的童年、骚动的青春、不懈的奋斗;还看到了跌落低谷后,艰难跋涉、逆风翻盘的底气和勇气;以及用心滋养、精心浇灌,哺育出了属于自己的烂漫生命花园的心路历程。

《且行且悟》是相华先生精心打磨出来的个人第一部散文集。其中作品紧扣时代脉搏、紧贴现实生活,用真诚、朴实、自然的文字,还表达了作家对生活与生命的独特体验、深刻认识和深切感悟,以及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作家用一颗柔软的心,穿透世间的喧嚣与浮华,深情地珍视并拥抱一切际遇,始终保持从容、淡定和充实。可以说,通过这部文集,相华先生完成了一次对美丽故乡的心灵回归。

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人心躁动的时代,相华先生却能依然寂寞地、执着地行走在漫长而艰辛的文学之路上,追寻着梦想,实在难能可贵,也让人肃然起敬。作为老朋友,我衷心祝愿相华先生在文学的道路上一直坚持走下去,山高水长,灿烂辉煌!


编辑:西亮           责编:张宇佳(实习)           终审:张建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