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故乡深情的守望 ——品读戴相华散文集《且行且悟》

发布时间:   作者:高晓亮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高晓亮

在乡土中国里,故乡与每个人血脉相连不可分割,让人刻骨铭心,令人魂牵梦萦。或许是因为爱的深沉,所以,它一直是许多乡土作家创作的主题、讴歌的对象。

龙池,是一个被大巴山揽在怀里的小村落,四周峰峦叠翠,跌宕起伏,阻挡了乡亲们远望的视线,也隔绝了山外的繁华。一泓清澈波澜不惊,倒映着浮云和鸟影,也变幻着四季的山色,滋润着沟壑里的庄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三棵千年银杏一副仙风道骨坦然自若的模样,守候着这方净土,也见证着小山村的变迁……这里,既是青年作家戴相华的出生地,文学梦想的生发点,也是他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寄托。他热恋这片灵秀山水,饱含缱绻深情写下六十余篇有关故乡风土和人情的美文佳作,归整、收录在他的新著《且行且悟》里,以此来铭记故乡的生养之恩、培育文学天赋之情。

实际上,这也是相华对亲情的报答、对故土的敬意。这份绿叶对根的情意真挚而浓烈,发自于他的肺腑带着血液的温度,如同朝圣的佛教徒一样虔诚。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文字让我感到和暖而温润。小村先生在《天汉文萃》总序里说:“他(相华)写家乡、写山水,都带着一份诗性的情怀,还带着一份农家子弟朴实的热爱——这使他的文字朴素鲜活、真切有情,也因此有了浓厚的感染力。”

比如说,相华参军服役阔别故乡多年,退伍后一踏上故土龙池就径自去拜望那三棵令他朝思暮想的银杏树,他在《龙池,古银杏树的守望》中感叹说:“我站在山林中,感到眼前的银杏树越发古朴高大。我需要近距离仰望,才能聆听到它母亲般的絮语,感受到那博大深邃的爱。此时此刻,我尽可能仔仔细细将它看个够,以便在离别的日子里,寄存我的乡愁。”

再如,随着时光向前推移,昔日龙池旧貌换新颜,相华很是欣慰,甚至做起“美梦”,他在《龙池展腾飞》里抒怀:“故乡是我安顿心灵之地,我梦想自己老了,也能回到故里的怀抱,纵情山水,静心读书,岂不惬意美哉!”

当然,相华并没有止步于龙池这方小天地,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他心灵的向往。因此,他时常邀约三五知己好友,流连乡野,行吟自然,龙头山的雄壮伟岸、黎坪水的清幽静美、柳沟竹海的磅礴气势让他赞叹;伏牛山的一丛金黄野菊花、池塘边上的一片翠绿节节草、沟壑里的一抹蔷薇香令他欣喜。情之所至,才思泉涌,秀色与美景、风物和人情都化成浓郁的乡愁、多情的诗行,《悠悠粮情》《抢银水,迎新年》《风过山野蔷薇香》等十数篇美文被主流媒体刊发或转载,他既没有辜负故乡的山水,也没有空负行走的步履。

我曾问相华给新书取名《且行且悟》的初衷,他淡然回我说:“一个人若极目瞭望,想必眼界也会辽远一些;一个人若心中有山水自然,心胸或许会更博大一些;一个人若是向往美好与快乐,所经之路皆是风景,身心定然轻松愉悦。”也许,正是由于相华基于这种理念,因而,他在行走过程中透过自然生灵,世态人事,用心去发现人间温情,寻思生活真谛,感悟人生意义。

例如,在《在黎坪,享受慢生活》中体味简约、宁静的山野时光:“早晨睡到自然醒起床,早餐后看书或闲聊;下午三四点午餐后,出去散步或观山读河;遇有月光的夜晚,还可赏月听涛——将生活的负荷交给舒缓光阴,妙趣多多。”在《塘口拾忆》里回味流年往事:“人生之旅,在时间的河流里,有些人有些事只存在于我们越来越稀薄的记忆中,最后没了踪影。而有一些光景,要过去好多年才发现它的深邃,并已嵌入生命中,永不消逝。”

此外,相华在散文集中还讲述了一些生活体验和感悟:在黎坪,凝视一潭清流而顿悟出为人处世之道;正月天,在舅家做客因受亲情感染而引发他对人情冷暖和价值取向的思考;在巴山深处,与贫困户李大叔一家共度中秋而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帮扶的快乐;风雪交加,艰难穿越米苍山天池梁之后而感慨翻越的辛劳和艰险;回想燕山深处白衣少女的歌声而体味到军旅生涯的纯美和静好……

言短却情长。相华大多数篇章虽然简短,但情深意浓,字里行间溢满赤子的热诚和敬意。在我看来,这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真实、诚朴的,带有浓厚的地域烟火气息,这是他对行走历程的体悟,对人生旅途的梳理,更是对故土最深情的讴歌、对故乡最动情的表白,因此,他的文字总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美好和诗意。

前几天,读到一篇名家关于故乡的文章,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对于我来说,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是故乡,也是他乡。是人生的一站停留,也是命运的一段浮想。更多的是——它变成了文学的故乡。”对此,我深以为然,这对于相华而言,“诗画南郑”又何尝不是他创作的活水源头的文学故乡呢?

本文作者:高晓亮,在网络和报刊发表有散文、小说作品等,出版有历史散文集《两汉三国竞风流》。现居陕西汉中市。

编辑:西亮           责编:张宇佳(实习)           终审: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