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 薪火相传”

陕西省文化馆非遗进校园走进西安宏景小学

发布时间:   作者:齐敏 蓝剑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 通讯员 蓝剑)11月29日,由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西安市宏景小学承办,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演出的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在西安宏景小学举办。陕西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邵怡出席活动并讲话,宏景小学副校长郭娟致辞。活动现场,陕西省文化馆授牌宏景小学为“陕西省非遗保护传承教育基地”,500余名师生观看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活动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传承,通过非遗展示展演、技艺体验等形式,让非遗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促进陕西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45c72ffffc3b5fcc54548f06f45443f.jpg

邵怡表示,非遗进校园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省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非遗之美,美在心,只有用眼睛去观看,用心去感受,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非遗的魅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目的在于从娃娃们抓起,拓宽非遗保护传承领域。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开展,建立非遗传承示范基地,把本地非遗特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生动讲好非遗多彩故事,不断加强优秀文化渗透力、拓宽公共文化辐射力、提升特色活动吸引力、增强文明氛围感染力。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培养一批热爱非遗、掌握非遗制作技能的青少年我们责无旁贷,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我们责无旁贷。

郭娟表示,学校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非遗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今天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将弘扬祖国文化的种子深耕在自己的心田,努力做一个中华优秀文化、中华非遗的代言人和传承者。非遗是“活”的文化,需要同学们将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在丰富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成长,让非遗文化真正在校园“生根发芽”。

ce946044d3321beace2c8eec831eefe.jpg

整台表演在西安市宏景小学舞蹈社团小朋友活力四射的《欢乐腰鼓》中拉开了帷幕。本次“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将皮影、木偶等非遗项目引进校园、融入生活,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演、多媒体展示、“非遗+”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台上艺术家和台下学生们的热情互动成为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深切领悟各种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增强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陕西杖头木偶表演《太白吟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引得台下的学生热情互动,一起高亢李白的诗篇“朝辞白帝彩云间……”现场学生们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气氛热闹非凡。 

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将长期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请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定期到各学校向学生们传授非遗知识和非遗技能,让广大学生从多方面认知非遗、热爱非遗、自觉保护和传承非遗,坚持文化自信,努力开创我省赓续中华文脉,谱写文化陕西的新篇章。


编辑:皮皮           责编: 姜琼          终审:赵梓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