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拥抱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
我们正处在一个拥抱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有研究表明: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而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则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9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无可避免受到巨量信息的极速冲击,而有的信息则可能同时给你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共鸣,让你放松的心猛地收紧,让你平静的生活激荡涟漪,让你深藏的乡情吐露芬芳。
雒忱先生的《百年炉火》带给我的就是这种冲击和共鸣。
(一)
算起来,我和雒忱相识至今已经17年了。虽做为乡党之前早已知其名,但却一直未有谋面。1999年我因工作调到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与雒忱同事,他是我的直接领导。我们共事三年,也许正是因为有一股魂牵梦萦的瓷镇陶土气息,他从此成为我相识相敬的兄长和朋友。
2013年12月,雒忱告诉我他描写故乡的第一部小说快杀青了,已写了30多万字。虽然一个蛟龙的潜出早有预判,但还是让我吃惊,希望早日拜阅。次年8月,他把电子版发给我,我花了很长时间边读边思,一个让我出生、养育我几十年的小镇,我忽然感觉到与它的距离。一个曾经繁荣富足、优美大气的千年古镇,何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处于衰败落后、贫穷困惑的境地?
历史是一面镜子,所谓鉴史知今。历史也是最好的教科书,思索古镇的今天和未来,必须要了解和挖掘它的昨天和过往。毫无疑问,无论从哪个角度,这不仅是孤寂、艰难和苦涩的,也是更需要勇气、责任和担当的,即使把这一过程做为长远的享受,那也是需要毅力、技巧和智慧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苦力劳动,不是仅凭热情和意愿可以完成的,它更是一个复杂的没有头绪的思想文化碰撞。而这也正是雒忱也可以说只有雒忱才能创造完成的。
2015年5月,接到《百年炉火》刚刚印出的消息,我从陈炉赶往雒忱家中,捧着他签名的油墨尚浓的读本,感觉是那么的厚重、沉淀和不易。至此,我的枕边和手边多了一本《百年炉火》,它让我更深的感悟到雒忱先生对故乡陈炉的热爱、眷恋、忠贞的浓浓深情,也让我更深的领悟到古镇数千年发展的沧桑变化和历史演进,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它还让我更真切的体悟到古镇今天的民居风俗、乡土人情,饮食文化都不仅罕见,其实也是世间独有,极为丰富珍贵的。
由此,我想到达摩祖师传禅,以二入及四行为要义。所谓二入是理入和行入,四行是抱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而且强调四种行都要做到。如果行不到,在见解上偶然有超脱的见解,在修定的心境上打起坐来偶然有一下空灵,都不是禅,那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正因为如此,南怀瑾先生说学佛注重在行,不在枯坐。打坐其实还是一种享受,两腿一盘,眼睛一闭,万事不管,天地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享受?试想,如果光打坐可以成佛,那外面的石狮子风雨无阻,坐了几十年不是得道了么?所以,不仅为人,及至学佛,也关键不在你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你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
雒忱先生在厚重的积累中完成了《百年炉火》,也就完成了他文学人生的奠基,完成了他感恩故土的心愿。或者也可以说,《百年炉火》又开启了他人生的文学时代,也奏响了古镇整体开发的序曲。
这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就是雒忱一次很好的道行修炼。
(二)
每一部小说都是一个故事,优秀的小说当然离不开精彩故事。陈炉古镇作为千年炉火持续不断的燃烧奥秘至今尚待进一步研究揭秘,《百年炉火》通过陈炉古镇三大家族兴衰起落的故事讲述了陈炉古镇数百年来兴衰发展的历史,并通过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自然因果,让人感觉意蕴深远,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收获良多。
故事的主线是雒家。从主人公雒武的父亲雒秉顺一生不得不做的一件理亏事开始。他为了保住儿子雒武的命没有阻拦妻子桂月在光绪三年(1877年)把自己卖给甘肃客商以换取一斗回茬子小玉米,这样的开始注定给人的就是心痛、哀婉、悬浮和期许。果然,从雒家四个主要人物的发展命运就把雒家兴衰荣辱乃至古镇的起起落落演绎的鲜活悲壮。
第一个是雒母白桂月。她既是一个充满母爱、处事周详、意志坚韧的伟大中国女性化身,也是一个地道的心灵手巧、勤奋吃苦、心胸包容、无私奉献的陈炉女人。她与雒秉顺虽是媒人介绍,却也一见钟情。自从她嫁给雒家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性命与自己的丈夫紧紧结合在一起,哪怕是在生离死别时,她毫不犹豫把生的希望留给丈夫和孩子,自己选择随处飘荡,而且义无反顾。当有一线生机,历尽磨难她还是又回到丈夫和孩子身边,似乎她的一生再也没有别的任何可以留恋的,除了丈夫和孩子。雒母以其果断、执着、坚韧的性格顽强地支撑甚至挽救了雒家,她的平凡、朴实、坚强的一生成为雒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甚至成为影响古镇陶瓷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如作者感言:女人是陈炉陶瓷生产重要的支柱,没有她们,也许就没有千年的炉火不熄。
第二个是雒武。是小说浓墨重彩塑造的人物。他生逢乱世,天资聪慧,为人宽厚,为商诚信,为子孝敬,为夫关爱,为父重情,为友义气,为邻豁达,为乡尽责,为国担忧。他有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也有光明磊落胸怀开阔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豪情,也有对潜藏的危险不敏感、不预防,对已然存在的认识差异不沟通、不消除,从而加剧猜忌的拧劲,这是导致被凌迟开膛惨死的祸根。当然,就陈炉人的天性而言,这又何尝不是陈炉人认死理、死认理的一种“瓷”的表现呢?雒武就是陈炉古镇人性格的典型代表。
第三个是梅瑞卿。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理想化人物。她不仅美丽聪慧,热情大方,孝敬父母,温柔娴淑,而且不怕艰险,吃苦耐劳,勇于付出,虑事周全。她还是一个知书达理,精明干练,谋划长久,相夫教子的女人。作为一个南方佳丽,她离开小桥流水远嫁西北内陆小镇,原本是不得已而做的一种自我牺牲,却不想由于她和雒武的结合而产生了奇妙的效应。她帮助雒武明白“做个生意人不光是学会挣钱。会挣钱是小道理,当个商人才是大道理”。她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改变了雒家的门风,并进而对古镇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和改变。与此同时,古镇人的憨厚、执着、包容和大气也给了梅瑞卿以安全和依靠,使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梅瑞卿也不断走向成熟。就在国破家亡投井抗争的最后一刻,她也不忘叮嘱儿子做人要正,不要有邪念,要做个好人。她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千千万万好女儿、好妻子、好儿媳、好母亲、好女主人的化身。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虽然南北区域差异巨大,文化生活表现不同,但却由于都植根于中华民族华夏文化的历史渊源,因而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颗包容仁爱的心,也有一个忧家忧国的情,更有一腔威武不屈、宁折不弯的热血,不独男人,也包括梅瑞卿这样的女人。
第四个是雒志明。这个从出生到成长适逢中国风雨飘摇的时代,注定了他不仅人生的转折都与大雨有关,而且是命运多舛。1937年一次急行军后的雨夜,受伤住院遇到了中共党员卢克功,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的一个雨夜,他逃离国民党开始流浪。1967年的一个雨夜,造反派怀疑他是国民党特务,叫人用手术刀划开他曾经两处骨折的腿寻找电台。1977年的一次雨后,他去省城中医研究院检查治疗,意外遇到了已是中医专家的卢克功,终于恢复了工作经历。雒志明虽然经历多次苦难,但仍信仰坚定,对党忠诚,主持正义,胸怀大局。用他的话:“我们陈炉人就这脾气。活人就图个鲜亮,不弄那龌龊的事情。”虽然不能在党了,但有一份正经的说明,遇到春节有人慰问,他已经十分满足。
与雒家相对应的是牟家。雒武和牟青云本是表兄弟,又分别是陈炉古镇东西社的掌门人,处于乱世中的他们,由于成长环境、阅历与经验、胆识与学问、抱负与认识等的不同,以及作为陈炉人天性中的执拧与清傲,使他们不仅没有在荣家兴业中形成合力,反而在自私与猜忌中相互角力,并最终酿成了个人及古镇的悲痛。
牟青云从小随舅舅商队风餐露宿的经历造就了他有着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有着时刻面对危机的防范意识,有着果断出手不计后果的冷酷无情。当然也有陈炉人骨子里的精明和拧劲。这些釉色混合使牟青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他并不想在古镇上千年来创业发展的竞争中作恶害人,他更多的是想在他们这一代人,在东西社的角力中轰轰烈烈,实现抱负。但是,由于不断的猜忌和叠加的误会,由于骨子里的自负和执拧,他最终做出了一个害人又害己的选择,也使他最终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最终在无法拯救的悔恨中遭到报应。但这样的结果并没有给人一种快意复仇的惬意,反而更增添了人生处世为人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世界上的万物,自生至死,喜也罢,悲也罢,那都是一条不归路,你每时每刻都在播种,每时每刻也都在收获以前播下的种子所结的果实,或多或少,或美或丑,或善或恶”。
梁家是贯穿《百年炉火》故事始终且十分重要的又一条线。无论经历多少世事变迁,也无论陈炉古镇有多少陶瓷生产供应家,梁家十几代人世世代代以营销陶瓷为业几乎是不能更改的家族选择,而且梁家在陈炉古镇特有的生存发展环境下也形成了梁家独有的商号品牌和行事风格,这些特性和传承又反过来成为梁家乃至古镇的精神财富,支撑陈炉人面对数千年不断的天灾人祸,永远以乐观的心态,坚强地毫不在乎的前行,去保持并创造新的财富和繁荣,从而最终使手工拉坏的千年炉火得以持续至今仍在上演激情的燃烧。
梁靖云是梁家老生代的代表人物,也是在民国陶瓷业走向衰败时期坚持到最后的瓷行领头人。他心底善良,处事周到,顾全大局,是受儒家文化熏陶讲究诚信的一代儒商,也是对古镇陶瓷恩恩怨怨、盘根错节了如指掌,并能够妥切的化解和处理的明白人,加之他的人品和家族影响,自然而然成了瓷行业或左邻右舍公认的群众领袖。早上不吃早餐而是品茶的习惯体现了他的定力和自我节制;祥号窑院里议事时的言谈与举止体现了他的成熟与稳健;出粮出钱支持红枪会安民体现了他的大局和责任;在京城对青衣社月容父女危难时的救助体现了他的狭义和不畏权势;而与月容及他的母亲、妻子相敬相爱的一起生活又体现了他的圆融与担当;在雒母去世所进行的49天葬礼的操持体现了他的统筹和细致;及至葬礼后他对葬礼期间发生事件的分析和对雒武的忠告体现了他对未来可能发生严重事件的预判和提醒;他听说雒武的惨死后第一时间去见牟青云体现了他对事件结果的愤怒和正义;他在安葬完雒武后决计大部分时间就在西安体现了他对古镇的无奈和伤痛;而对两个儿子前途选择的支持体现了他的宽容和深深的父爱。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梁靖云不仅是陈炉一位瓷商和富户,而且是一位极富正义感、处事公平、勇于付出、善于应付一切事件的贤达和智者,他还是一位集爱家爱乡爱国于一身、有责任心敢担当、近乎完美的优秀男人。当然,他后来无事不愿回乡也体现了他骨子里的拧劲和偏执。从一定意义上,梁靖云的性格和发展正是对陈炉古镇数千年来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的最好注角。
梁家新生代的代表人物是梁泾渭及其女儿梁思云。梁泾渭在战乱年代为了实现报国理想去法兰西留学,学成回国选择到学校教书,然而在阶级斗争的年代,他不得不一边和造反派拧着劲,把批斗会开成辩论会,一边克服困难,坚持历史研究,特别是实地考察深入研究了秦直道,绘制出秦直道走向图。他的不懈努力把已经隐去的零碎的历史还原成了完整的震撼今人的文化实迹。
梁思云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古镇陶瓷制作和工艺创新访问调查。也许是血液里永远阻隔不了的亲情和乡情,以及那永远斩不断的执拧和坚强,新的一代对陈炉古镇数千年燃烧的熊熊炉火已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接力,有了这种接力,古镇的复兴、陶瓷的复兴及至国家民族的复兴不是就很有希望很有信心了吗?!
(三)
《百年炉火》因为描述的是已经烧造陶瓷上千年的古镇,也就形成了它自身的一个亮点,那就是小说对陶瓷发展的起源探究和工匠技艺的细节刻画,以及古镇居民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习惯、语言交流等深入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详实的陶瓷生活画卷,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一个独特古镇的陶瓷文化魅力所在。
陶瓷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那么陶瓷在中国又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由谁发明的呢?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黄河流域,尤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显然,这是一个尚未明确的答案。那么陈炉古镇又是何时起因为烧造陶瓷而声名远播被叫“陈炉”?这仍然没有答案。但“其山自麓至巅皆名陶场。土人烧火炼器,弥夜皆明”。“炉山不夜”成为同官八景之一,却是不争的史实,仅这一盛况所述,恐为中国各陶瓷窑系所仅见。而在笔者的印象里,就是40多年前,废弃瓷片和燃烧后的炉渣堆积一起堪与山高在古镇就有十几处之多,陈炉人把它叫做“瓷瓦山”。这样壮观的景象使我们有理由推想,陈炉古镇会是中国陶瓷的创烧地吗?牟松堂对“陶复陶穴”的讲述,把陈炉制陶历史前推了三千年,若再结合研读道台崔乃镛的诗以及古镇对兴山寺的重修,又从几个方面相互印证。我相信,伴随考古实物的佐证以及越来越多的陶瓷研究者的深入论证,这个答案终有揭晓的一天。
陈炉山里蕴藏丰富的高岭土,常年基本不受季节左右的两条流水以及储量可观的煤炭,加之陈炉人的聪慧和勤劳,既使陈炉天然成为烧造陶瓷的理想承载之地,也使烧造陶瓷天然成为陈炉人赖以生存的独特技艺。在这个意义上,“陈炉”这个名称也许并不是火炉陈列的意思,而是指这个地方陶瓷烧造开始的炉火很早、很久远。至今陈炉古镇流传的许多传说故事和窑工祭祀风俗也无不给人许多联想,如雷公“偷”土创烧又轻又薄的陶瓷碗,太上老君为陈炉人传授烧窑技艺,陈炉人栓窑神、祭窑神,窑神生日闹社火等,在《百年炉火》中都有生动的叙述。
年复一年的陶瓷烧造在陈炉镇形成了“三行不乱”:即碗窑、瓷窑、黑窑分烧,“四户分立”:即瓷户专事采土制泥、制坯;窑户专事建炉、采煤、烧窑;行户开商号坐地收瓷器卖给贩户;贩户负责销往各地。这些行规使陈炉陶瓷供销各环节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遇事协商,相互配合。为陶瓷业稳定持续繁荣提供了保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陈炉人与陶瓷业长期的水乳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生活。陈炉人的拧劲比称作“瓷壶”(意思死板,不灵活)。陈炉镇因为炉火不灭而比外乡富裕,古镇姑娘一般不愿外嫁,而外乡姑娘以嫁到古镇为福,多少代人过去,陈炉镇人都成了亲戚,即使两个根本不认识的陈炉人碰见了,说上几分钟两个人就是亲戚了,所以,在古镇上嚼舌头说事非是千万要小心的,弄不好你说的人和正在听的人还是至近的亲戚。陈炉镇上的声音如作者所说,无非是犬吠、瓷器磕碰、牲畜铃响,还有候家沟和沙沟泉里的激流飞湍。在这个陶瓷的王国,陶复陶穴,罐罐垒墙,依山排布,密如蜂房;瓷片铺路,美如油画,被誉为“脚下的艺术”;古镇各处,每一个院落,每一段小路,每一座小桥,每一个路标,一个垃圾器具,甚至每一句见面时的问候语,都无不透露出陶瓷的信息。每一天的生活也都在演奏着动人的陶瓷交响曲。而且陈炉人居家的窑洞和起伏的山峦融为一体,人工和自然区分不出界线,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东方陶瓷活化石”。陶瓷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一种产业,一种习惯,一个符号,而且成为了陈炉人的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乃至灵魂。
陈炉和陶瓷在血液里已融在了一起。是陶瓷成就了陈炉,养育了陈炉,是陈炉让陶瓷走向生活,走向艺术,走向世界。不管是干什么的,干到快乐的程度就会进入化境,陶醉其中。如郭金山,他的一切想法都在手中的泥坯之中。只要他全身贯注地做事,他的手就像神奇的工具,会造就出任意家庭需要的东西。千百年来,天灾、人祸、战乱、动荡可以让古镇遭受磨难,可以让陶瓷产销暂时停滞,甚至可以改变一些人的性格,从而引起一些误解和艰难,但每一次的风雨过后,永远没有改变的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的勤劳和朴实,以及他们面对灾难化悲痛为恢复陶瓷生产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百年炉火》在充分展示炉火历史和壮美的同时,也给人延伸出未来和动力。
(四)
中国陶瓷的最早起源到底在哪里仍然是个待解之谜。但陈炉窑对中国陶瓷乃至世界陶瓷的影响显而易见,这既表现在对国内诸多窑系如甘肃的安口窑、河南的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禹县钧窑、内乡大窑店等的影响,也表现在广西兴安、桂林、窑县、江西吉安宋时陶瓷制品均有耀瓷痕迹,以及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对耀州青瓷的收藏。《百年炉火》对于这些的描述以及对于日本、阿曼、埃及、朝鲜、马来西亚等国出土耀州青瓷的论述证实了包括陈炉陶瓷在内的中国陶瓷对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做出了贡献。
丝绸与陶瓷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两件宝物,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然后很多人围着一圈共同席地享用;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此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一条就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的著名的“丝绸之路”。它是从西汉首府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阿拉山口,出中亚、西亚直抵安息、大秦等地。另一条发端于唐代中后期,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从东南沿海直达日本和朝鲜。这条商路沿岸洒落的瓷片像闪闪明珠,照亮着整个东南亚、非洲大地和阿拉伯世界。这条商路被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在20世纪60年代命名“陶瓷之路”。毫无疑问,这两条路不仅对于古代国与国的文化经贸交流,而且对于今天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首次提出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明确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就是著名的“一带一路”战略,它打开了我们的筑梦空间。
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必然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大区域的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量和市场深度融合,它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愿景和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必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在这个宏伟蓝图中,陕西处于核心地带,西安是重点支持的10个节点城市之一,其航空港、国际陆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建设进一步提速。陈炉古镇距离西安100公里,优越的区位及畅达的交通,使古镇未来发展面临新的契机。包括陈炉陶瓷在内的中国陶瓷业曾为中国强盛和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大好的新时代,仍然以陶瓷为业的陈炉人没有理由长期落伍,拧着劲继续前进才是陈炉人的天性。
当小说的结尾梁思云读着儿子在国外的来信,说他已经和父亲商量好了,一起回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并说人最重要的还是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人群里,才会有更多的快乐。这是不是《百年炉火》隐晦的暗示:陈炉古镇的开发和陈炉陶瓷的发展又将面临一个新的更加明媚的春天呢?!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