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过,高耸的白杨树在飒飒作响。一个人散步在北塬上,看天空辽阔,白云悠然,心境高远。驻村的日子,最惬意的是晨曦。
秋风吹过,高耸的白杨树在飒飒作响。一个人散步在北塬上,看天空辽阔,白云悠然,心境高远。
驻村的日子,最惬意的是晨曦。好像还在睡梦中,就被晨曦的鸟叫声吵醒了。驻村的屋后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中隐藏着无数的麻雀,那悦耳的叫声总在晨曦的第一时间唤醒我,让人激动不已。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听得鸟叫声。每周的两天两夜驻村的时空,的确让人于精神愉悦的环境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天在鸟叫声中早起,踏着晨露沐浴朝阳,向着远方望去。北塬过境路上,车来车往,展示着与时间赛跑的姿势。车速飞快,耳边有北风的呼啸声。已入秋分时节,早晚清凉,适宜于散步。过境路两旁,树木葱茏,色彩分明,黄绿色呈现主色调,间杂着墨绿的常青松,相隔一定距离的火红的枫叶,色彩斑斓,鲜艳夺目。
不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近前但见挖掘机在工作,一条通往远方的高速路在建设中,让人遥想诗美如画。从过境路绕北塬转了一个圈,又回到驻村的通村路上,早起的村民开始在田间劳作。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即将投入秋收玉米的热潮中,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远远地看见在一块地头转悠的村民,看样子在注目着田野的玉米,一会儿在望远方,一会儿用手拍掌,惊起一群麻雀。走近一看是我熟悉的五保户老李,他热情地与我握手问好,一声“早上好,谢谢”,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他说,今年的玉米丰收了,得力于驻村干部们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渡过了难关。眼下,玉米丰收在望,一群麻雀入住田间。与老李连片的周边玉米地里,也到处都是麻雀,随意高声呼喊或拍掌吓唬,就有一群一群地飞起来。惊飞的麻雀四散,如同淡墨,被画笔点满田野上空。
麻雀多了,的确让人无奈。为此,附近的村民常常有空就到田间驱赶。老李说他每天早起,来到地头吓唬麻雀,减少损失。老李说近年麻雀越来越多,胆子大也狡猾,村民用扎的假人守护田间,意在驱赶麻雀,可麻雀没有被吓到,却飞到假人上歇息唱歌。
老李是北塬村的五保户。一年前的五月,我们随同村干部第一次去他家,三间瓦屋,屋檐瓦松散,随时都有掉落的可能,让人担忧。那天,老李不在家,邻家说是去城里买笤帚。包村干部与村干部商议,首先要解决老李的住房问题,上报危房改造。老李的房子透风漏雨被鉴定为局部危房,按贫困户可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政策,可老李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村上先垫付资金成万元,一个多月让老李的住房旧貌换新颜。老李住进安全的住房,吃喝不愁,逢人便说党的扶贫政策好。
在北塬村,像老李这样“知感恩而自强”的贫困户,其实不在少数。拿老李来说,在耕种好自己的承包田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补贴家里收入。田里的谷子、高粱糜子收了,将用来做扫帚,还有村边、屋旁、原野、田间到处可见的扫帚苗,也是天然的材料。一把精美的扫帚在老李的绑扎下成形,他笑了,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记得去年秋天,老李家住上安全房的一天,我和几位驻村干部去他家,老远就听见老李在唱《梁秋燕》,“阳春儿天,秋燕去田间。慰劳军属把呀么菜剜,样样事我要走在前面……”听得有人敲门,歌声停止。原来老李正好在院子里绑扎笤帚。看到驻村干部来了,他放下手中活儿,又是拿凳子又是倒水,看他乐观的样子,让人好羡慕。从与老李交流中,得知他绑扎的笤帚可卖到五元、十元的,用来补贴家庭生活,我们也深感欣慰。
其实,别看老李这人表面乐观,内心里却深藏着挣扎与痛苦。去年入冬,我和村干部去他家送民政部门为五保户购置的棉衣棉被,他接过过冬的物品,转过脸就哭了,让我们安慰了一阵子。村干部告知我,老李在“瓜菜代”时期就成了孤儿,靠村里的人救济长大的。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与相爱的人成家。可是,不久妻子得了重病,因经济困难,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医治无效。此后,他变得很少说话,整天闷闷不乐。那年土地承包,老李分得一块田,一心钻进地里,精耕细作,有了粮食吃,脸上露出了笑容。
让老李开心的一天,是“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年月,农村姑娘梁秋燕与同村青年刘春生相爱的故事在他心中埋下了根,越发思念起病故的妻子来。曾有人给他介绍过对象,但被他回绝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梁秋燕》的美好形象越发在老李心中开花,灿若云霞。
记得卢梭说过这样的话,磨难,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依我看来,老李就是在这片“壮志的泥土”上吸收养分,享受阳光,播撒希望和乐观的种子。
晨练,沉浸在思绪中,村道上又传来了老李唱《梁秋燕》的美声。“劳动能把世事变,小生产变成了大庄园。咳,到那时遍地是机器,轰轰满地转。有汽车有医院,常洗澡把新衣换。里边还有电影院,有学校娃娃把书念。”这欢快的歌声在丰收的田野上荡漾……
早霞升起来了,心情倍儿爽。北塬,金色的原野,碧蓝的天空,恰似一幅美丽的画图。
远望,丰收的摇曳的谷穗上飘浮一个个小黑点;近前,呼啦一声,无数的麻雀飞散,飞向远处的白杨树林。雀跃于树梢上的麻雀,似乎在眺望远方……
编辑:张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