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用很长一段时间读完《百年炉火》。掩卷追溯,与雒忱先生相识缘于多年前的一次关于“秦直道”的考察采风活动。
竟然用很长一段时间读完《百年炉火》。掩卷追溯,与雒忱先生相识缘于多年前的一次关于“秦直道”的考察采风活动。其间曾趣事不断,我们一行数人因山中迷途,歇息在一户农家吃了顿简餐。农家有一妇,泼辣、麻利的形象酷似张贤亮笔下《绿化树》中的马缨花,而那农妇偏偏又对老雒关爱有加,他的那碗扯面里似乎比我们的多放了些青菜还是鸡蛋什么的,于是我们一路上经常拿这事打趣,嬉笑他的“马缨花”如何如何。老雒也不生气,笑过之后,一如既往的和我们一起寻垭口、看夯土、翻找年代古远的绳纹秦瓦,与村民交谈、向当地考古人员了解历史遗迹……我们的考察路线是自包头九原郡抵甘泉,同行多日,历尽艰辛,险处逢生,一路皆欢。当时老雒留给我的印象是敦厚、干练、沉稳。事后,大家都陆续写了些随笔发表在《交通报》上,我这才发现老雒的文字竟然如此大气滂沱。今年五月的一天,老雒电话告知我他写了本小说择日送来。几日后,当他把一本厚墩墩的绛紫色封面的《百年炉火》递到我眼前时,我真的有些惊诧了。一个“文艺中年”,在中年时期给自己写出这样一份厚重的答卷,除了自身的能力和学识的积累外,就是毅力了。
《百年炉火》是一部讲述陈炉古镇历史故事的书。在过去的历史中,陈炉人为古老的陶瓷烧造历史而骄傲,如今的陈炉人更为在全国被评为21世纪陕西省第一个历史文化名镇而骄傲。
透过雒氏族人的自豪,老雒所描绘的古镇历史之久远与辉煌仿佛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透视历史的窗。一场场旷古灾祸、人间争杀、颠沛流离、生离死别,将小镇的命运推向了不朽的极致。小说就是讲故事,文学的神圣似乎源于对生活的真实摹写,读完这本书,我知道,尽管这书中的内容作者一再表明是虚构,可从描写秦直道的探访点滴来看,书中的每个细节均经过作者仔细探访推敲有其详实出处的。
作为小镇的后代,作者那种雒氏族人的历史自豪感时刻流淌在书的字里行间。作者丰富庞大的故事脉络,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又一个世道人心的开端与结局,并在哲学和宗教层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大爱精神和救世情怀。一个时代,没有谁能够对整个世相有一个完整的评判和认识。正因为心里的评判和认知的不同,在相同的事情面前才有了矛盾与冲突,有了在矛盾巅峰时期的仇视与搏杀。在没有民族矛盾的日子里,相互猜疑与沟通局限,是一切矛盾升级恶化的主要酵素。这就是生活的实相,也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把泥土,因为和水的相遇,再经过火的历练而呈现出千万种可能。是水成就了土的规模,却是火练就土的精神与气质。无论是卖身救夫救子的桂月、聪颖贤惠遇事果断的梅瑞卿、知书达理不卑不亢的月容、一生以追逐革命理想为己任的牟琴还是望夫成痴的惠姑娘,作者都给予她们很大程度上的肯定。尤其喜爱书中那个温婉坚强的梅瑞卿,为了父母的盼头毅然下嫁雒武,用自己的见识和智慧辅佐他,在丈夫被刀客凌迟的七零八碎的尸体前,仍能镇定的用针线将夫君的身体弥合的极尽完美,让他有尊严的离开人世。这样强大的内心没有陈炉古镇淬炼成瓷的品格是完全做不到的。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年代,作者的书中见不到丝毫这样偏颇的意识。她们的男人不管自己的女人处于怎样的状态,均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出对自己女人以不同方式的爱恋和体贴。已在炭巢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雒秉顺,在疯癫之妻回乡后放弃一切事务,心无旁骛伺候老妻;狂野率性的雒武会悉心为他的妻子梅瑞卿自制一套沐浴系统;为国效忠的梁仲伟为了与挚爱的妻子团聚拒绝晋级升迁返回故里,甚至不计较她疯癫状态被性侵后留下的孩子。拨开史学价值及民俗意义,故事的很多细微之处都令人感怀。
在几经动荡的年代,陈炉人通过辛勤劳作汇聚了大量财富,但每次伴随安宁美好生活而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和悲剧:河西掠夺、军阀盘剥、商黑角逐、家族争斗、两社内耗,勇士罹难,文革迫害被植入在一个个充斥着悲怆和血腥的场景里。但是在悲怆之后,陈炉人如涅槃的凤凰依旧以蓬勃的生命力创造着陈炉乃至黄土地的奇迹与辉煌。
客观地说,每个家族的兴衰无一不是历史某个断面上的缩影。作为地道的陈炉人,作者对窑厂的工艺烂熟于心,对于制瓷、贩瓷的历史更是耳濡目染。深入生活的真实、严谨,令《百年炉火》这部小说不仅具有欣赏价值同时更具史学意义。
几日前,听闻老雒此大作已被申报立项即将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消息,一边为老雒欣喜,同时也为老雒忧虑。以过往经验,该书改编成剧必定大伤元气。在收视为王的速食时代,为了加快节奏吸引观众,前半部分的历史背景交代需要简而化之,众多人物线索也需重新梳理规划,隐于书中的许多作者多年悟出的佛学禅学人生哲理会被当做旁白或是删节,文中我认为最值得赞叹的关于忧伤、悲壮、唯美、细腻的场景描写都会被制式语言“日外山坡人群”等替代。希望到时老雒见到被改编后的剧本不要伤心欲绝就好,这当然是笑谈。真心祝愿老雒的处女之作《百年炉火》不仅可以填补陈炉古镇耀瓷文化的空白,同时也希望老雒可以成为陕西文坛的一名新军挥马东征!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