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豫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纸本,纵28.2厘米,横75.5厘米,23行,234字。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原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纸本,纵28.2厘米,横75.5厘米,23行,234字。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原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一门在“安史之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的事迹;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本帖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被元人鲜于枢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青年书法家张凯有诗《题颜真卿祭侄文稿》赞曰:
其一
鲁公笔法继张颠,悲愤题书涕泪连。
堪与右军长驻世,一门忠孝竞相传。
其二
清臣书翰续张颠,挥翰皆因噩耗传。
篆隶北碑收眼底,文书绝代逾千年。
颜真卿(709-785年)是继王羲之之后杰出的书法家,是书法史上一座不朽的里程碑。世人皆知其楷书成就更大,被称为“颜体”;其行书作品除了《祭侄文稿》外,与《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合称为“鲁公三稿”,皆为学习行书之经典作品。
且看张国朝先生从执笔、运笔等方面细细解读“鲁公三稿”(详见本期T02-T03版)。
文/豫石
编辑:张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