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真经之鲁公三稿(一)

发布时间:   作者:张国朝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右军以草入行,风流潇洒;鲁公以楷入行,沉实痛快。或谓曰:颜书藏头护尾,篆籀笔法。吾不苟同。公乃纯使古法,盖一“勒”字,“勒”者,乃快马紧行之法。使笔疾徐,松紧只在收放之间,直入直出,全然无迹,于无为中寓外圆内方,正气抒发,真情书写。释为入不见状,出不留痕,行笔坚实,柔中有刚。“折钗股”“锥画沙”“屋漏痕”是也。

右军以草入行,风流潇洒;鲁公以楷入行,沉实痛快。或谓曰:颜书藏头护尾,篆籀笔法。吾不苟同。公乃纯使古法,盖一“勒”字,“勒”者,乃快马紧行之法。使笔疾徐,松紧只在收放之间,直入直出,全然无迹,于无为中寓外圆内方,正气抒发,真情书写。释为入不见状,出不留痕,行笔坚实,柔中有刚。“折钗股”“锥画沙”“屋漏痕”是也。

鲁公曾问笔法于长史,曰:“敢问长史神用执笔之理,可得闻乎?”长史曰:“予传授笔法,得之于老舅彦远曰:‘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问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如此则其迹可久,自然齐于古人。但思此理,以专想功用,故其点画不得妄动。子其书绅。”

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载: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所谓古法,“勒”法使然也,其中一“藏”字,乃要妙之说。“藏”,不露也,状态之说,而非谓之动作之“藏”也。古人云:如也,象也之故,要旨者“欲其无起止之迹”。

对颜鲁公三帖或有“秃笔”说,吾不苟同,乃笔之形制之故也。依今人毛笔之“钉头”“鼠尾”形制,书鲁公古法,难为也。然古之毛笔呈“悬针”状,其锋锐利,铺之厚重。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唐苇杆毛笔,状如悬针,腰壮锋尖,通长16厘米(见图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图二为作者所用毛笔)。从三稿所书字迹,尤其是《祭侄文稿》来看,其字迹锋芒毕现,非锋颖锐利不可为,岂秃笔所能为!(见图三)

或曰“笔笔中锋”说。吾谓笔本无中侧之别,全赖书写自然。锋面依笔顺字势自然转换,顺逆翻折,起承开合,以至偃仰向背,粗细疏密,随其变化,纯任自然。岂唯中锋。(见图四)

笔锋转换肇自执笔。执笔从来多种,名目繁多,见仁见智。窃以为执笔应源自生活,应循先人自然生存之始,执笔如执镖猎杀,持枪入阵。使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杆,无名指抵住中指,并排加力,笔杆稍斜,指实掌虚。掌中如暖鸟卵,拇指和食指呈凤眼状。谓之“执镖”法。(见图五)

书写时,腕、掌、指顺笔势而为,无论点画粗细,皆依锋面自然转换,任其铺排叠加,万毫齐力,细如錾金,粗如枯松,莫测其迹,奇怪生焉。


编辑:张瑞琪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