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寻觅真经公益书学堂第七天

发布时间:   作者:述石  来源:卜里书院

一、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在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阁东侧,是隋代重要碑刻。开府长史兼行参军张公礼撰文,

未著书丹人姓名。但也有撰、书均为张公礼之说。

龙藏寺碑碑文内容记叙了恒州刺史王孝仙奉命劝奖州内士庶万馀人募钱修建龙藏寺的情况和

寺院初建时的规模,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1、龙藏寺碑中的特殊字例。

(1)“后、里”等字,这些字并非简化字,而是专用字。如“后”和“后”,表示位置、时

间先后的用“后”,表示名词如皇后的用“后”。要养成多查工具书的习惯,不能凭印象。

再如“卜里书院”,“卜”不能用“卜”,“里”不能用“里”或“裡”。

(2)“与、号、庄”等字,这些字属于当时的异体字,和现通行的简化字写法相类。

2、格子的作用

(1)战国帛书、秦汉竹木简,两汉刻石,许多作品本身就有格子。临写时叠格子,是敬畏之

心。熟练之后,即使帖上无格子,也要做到眼里有“格子”,心中有“格子”。

(2)格子就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规矩内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才会有魅力。诗词格律

、太极拳招式都有规矩,都有“格子”。

二、临摹龙藏寺碑

1、“成地有类悉觉之……圆井垂莲方疏度”一页。

(1)统一在规定大小的纸上临写,叠大小适中的格子。

(2)注意字句和行距,特别关注横向几行字的位置关系。

2、“贝塔俱营充遍世……穆州后仁风遐拂”四行。

(1)先认真读帖,关注字距、行距、大小、轻重等关系。

(2)挑选学员在投影仪上书写,全体学员观摩学习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古典诗词常识

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五言律诗:密,粘和对)

一(平起仄收不入韵)

1.平平平仄仄,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4.平平仄仄平。

1.平平平仄仄,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4.平平仄仄平。

二(仄起平收要入韵)

2.仄仄仄平平,4.平平仄仄平。

1.平平平仄仄,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4.平平仄仄平。

1.平平平仄仄,2.仄仄仄平平。

③(仄起仄收不入韵)

3.仄仄平平仄,4.平平仄仄平。

1.平平平仄仄,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4.平平仄仄平。

1.平平平仄仄,2.仄仄仄平平。

四(平起平收要入韵)

4.平平仄仄平,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4.平平仄仄平。

1.平平平仄仄,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4.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的基本格式

一(仄起仄收不入韵)

1.仄仄平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4.仄仄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4.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平起平收要入韵)

2.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仄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4.仄仄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

③(平起仄收不入韵)

3.平平仄仄平平仄,4.仄仄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4.仄仄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仄起平收要入韵)

4.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4.仄仄平平仄仄平。

1.仄仄平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4.仄仄平平仄仄平。

课堂掠影

心得体会选编

1

余自幼喜爱诗词书画,然生性愚顿,一直未得入门,深感苦恼。而今蒙张国朝先生不弃,扶

携踏上寻觅真经之正路,探索艺术之奥秘,实乃三生有幸。

先生是一位儒者。是文化扶贫之践行者,以“为往圣继绝学”为己任。先生强调做人第一,

学问第二。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谓不遗馀力。

先生讲课,娓娓道来,妙语联珠,风趣幽默,意兴盎然。听先生讲课,让人不知不觉的进入

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

先生满怀仁慈恻隐之心。在生活上,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经常询问有什麽困难?

休息的如何?饭菜是否可口?

真诚感谢先生的的指教,我会在寻觅真经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广西 刘忠钢)

2

写字与做人是一样的道理,学什麽都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只见其形不闻其意。学了几天,困

惑颇多,找不到改正方向。今天,听老师对字形一番独到的讲解后,豁然开朗。腹有诗书气

自华,写字更需读书滋养。只临其形,不见字中万千变化,真正的徒有其形,表现出来的也

就空洞肤浅,禁不起推敲。愿每天收穫一点点。寻觅真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贵州 犹春丽)

3

这几天的学习使我感触良多。自以为取得真经,实则不然。真经虽传,译经自当用功。学书

七年,自以为于书道颇有心得,与人论书高人一等,实则为妄也。回顾过往之学习未曾精研

一字,无以为家。习书路之艰辛馀自知焉,今天已是来书院第七天,正逢立秋之日,我坚定

学书之方向,当以永师真草千文为安家之所,精研其中之奥妙。过往习书,未成窥得一点之

奥,查之不精,拟之未似,积习甚多,幸得诸位老师解惑与我,今当一一改之。这几日之作

息至我读大学至今未曾有也,倍感充实,学完回家当以此时令作息,读书练拳亦不敢废。练

字当倍加用功,当养成每日记录读书习字之心得。2013年有师授太极拳与我,学之态度不端

未有所获。今师之所授太极,我于招式比划得了皮毛。老师于授拳之际常言与书之妙。写字

如练拳,一招一式和书法之一点一画关系之密切。使转翻折,钩环盘迂,皆有招式与之对应

。写字作势收笔起笔皆现于拳中,今有幸求学于书院授诸位老师传道授业。我当做好人,读

好书,努力学习,精研书道。(重庆 晏松)


编辑:思羽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