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王碑》全称《高丽王好太王碑》,东晋时期高句丽第十九代王高谈德(374—413)的记功碑。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城东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东南部太王乡大碑街,系洞沟古墓群中著名碑刻,被发现于清末。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体呈方柱型,高6.39米,幅宽不等,底部宽1援34耀1援97米,顶部宽1援00耀1援60米,第三面最宽处达2米,四面环刻隶书。
《好太王碑》全称《高丽王好太王碑》,东晋时期高句丽第十九代王高谈德(374—413)的记功碑。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城东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东南部太王乡大碑街,系洞沟古墓群中著名碑刻,被发现于清末。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体呈方柱型,高6.39米,幅宽不等,底部宽1援34耀1援97米,顶部宽1援00耀1援60米,第三面最宽处达2米,四面环刻隶书。自右至左竖刻,共44行,满行41字,共1775字,东南面为第一面。此碑系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为其父亲十九代王好太王所立。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传说,好太王功绩及当时东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倭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外学者所珍视。1961年,该碑连同洞沟古墓群一起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顾燮光称其:“方严厚整”。清荣禧在其《高句丽和乐太王墓碑谰言》中称其:“篆隶相羼,兼多省文,古朴可喜,极似魏碑,而书法过之,恂足珍矣。”
此碑用笔浑圆、匀称,似有篆书意味,结字中正、平正,突显方正古拙。
好太王高谈德,亦称广开土大王、广开土王,谥号全称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高句丽第十九代君主,病故时年仅39岁。统治高句丽仅22年。好太王在位期间,高句丽割据势力范围达到全盛,北部包括今中国辽河以东的东北部分地区,在朝鲜半岛的面积达到半岛面积的大半即传统的汉四郡。
好太王是高句丽短暂的历史上极有建树的君主,其在位时期是高句丽的重要发展阶段,他北攻夫余,迫使夫余俯首称臣;西占辽东,完成高句丽十几代统治者的梦想;南征百济,将高句丽的势力抵达汉江流域。正是其在位期间开创高句丽的鼎盛局面。同期的日本,应当是处于所谓“倭五王”的统治时期。因政治发展的需要,高句丽和倭国都想在朝鲜半岛确立主导地位,因此展开诸多政治角逐,甚至军事战争。而经过好太王的军事干预,屡屡挫败倭国占领新罗多的主导权的企图,为高句丽确定半岛霸主地位、清除倭国在半岛的影响作出重要贡献,确定五世纪初的半岛格局。
薛鑫/整理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