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蒲城县举行非遗宣传展示暨非遗传习基地授牌仪式

发布时间:   作者:高盼成 汪姣姣 韩晴珊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汪姣姣 韩晴珊)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和传播,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6月8日,渭南市蒲城县举行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非遗传习基地授牌仪式。

蒲城县委常委、副县长屈建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麻胜民,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晓峰,非遗传承人代表张玉女、贺小媛、李四民等,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干部、县非遗协会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蒲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麻胜民致欢迎辞;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王亚红对此次活动进行简要介绍;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晓峰为蒲城麦秆画传习基地、蒲城土织布技艺传习基地、蒲城高力肉技艺·红苕甜饭技艺天睿传习所授牌。



蒲城县委常委、副县长屈建宁在讲话中指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讲好蒲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具有蒲城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推动全县非遗资源得到更好保护、传承和发扬。


6.jpg


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共同参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天睿陕菜、玉女土织布、兴文麦草工艺、蒲城酱酿技艺、椽头馍、吹糖人等,集中展示展演了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保护成果。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非遗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所)的建立,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非遗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本次活动是展示蒲城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窗口,是让非遗走进群众生活,感受非遗之美,增强文化自信,让非遗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过多年的挖掘、搜集、整理,并逐级申报,已建立了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共拥有国家级项目名录“蒲城杆火技艺”1项、省级以上项目名录13项、市级以上项目名录35项、县级以上项目名录135项。

通过推荐申报、实地验收、综合研判等环节,获批蒲城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所)名录的有:蒲城杆火技艺雷坊传习基地、蒲城麦秆画兴文传习基地、蒲城土织布玉女传习基地、蒲城高力肉、红烧甜饭天睿传习所等10家。


编辑:大风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