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张丽萍) 近日,原陕西城固县文工团的战友们从全国各地赶赴城固,为刘海源、周文明等八位昔日同台演出的城固戏剧人集体“庆生”。
有备而来的战友们你来一曲婉转悠扬的笛子独奏,她再亮一嗓字正腔圆的秦腔经典唱段……大家纷纷使出看家本领,用文艺人特有的方式为战友贺寿:一个个宝刀不老的拿手绝活儿,让八位寿星在不绝于耳的掌声笑声中度过了一次永生难忘的生日聚会。
1970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样板戏要提高要普及”的指示。同年7月,城固县革命委员会决定组建城固县文工团。47名优秀文艺青年经过层层选拔,从全县300多名踊跃报名的城乡青年中脱颖而出,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只有13岁。他们满怀革命理想,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从此走上戏剧之路,在城固县文工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幸福地成长成才!
每天清早六点半,全体师生便身穿练功服,扎上练功带,蹬上蓝色网球鞋,闻鸡起舞,苦练基本功:跑步、压腿、拉顶、下腰、劈叉、蹲马步、吊嗓子,备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每次下乡演出,装台、卸车、安装灯光、悬挂幕布……虽然演艺之路充满艰辛,但大家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人,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每遇下乡演出交通不便,身强力壮的男演员便会主动背女演员过河、帮助小战友扛沉重的行李;有的演员对漆树过敏,全身发肿,奇痒难忍;有的演员被狗咬过,被马蜂蜇过,甚至还被毒蛇袭击过……有的演员累得嗓子沙哑,声带出血,依然照常坚持。有一次到山区演出,桥面太窄,拉道具的架子车过不去,刘国荣等演员见状二话不说,主动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硬是用自己的肩膀抬着百余斤重的车轮过了桥……
经过党和人民的培养,一个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懵懂少年从此和舞台结缘,成长为身怀绝技的文艺战士,在唱念做打中度过青葱岁月,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钟爱的戏剧事业。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但战友们个个都是全县人民心目中的明星大腕儿!《沙家浜》《龙江颂》《杜鹃山》《红灯记》《洪湖赤卫队《十五贯》《三滴血》《游龟山》《铡美案》《火焰驹》等等,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战友们用实力让城固县文工团成为陕南名列前茅的秦腔剧团!
中华戏曲一绝创,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弹指一挥间,曾经余音绕梁扮相俊美的花旦、身手矫健腾空翻越的武生、滑稽幽默令人捧腹的丑角等都已青春不再,满面风霜,但热爱戏曲艺术的初心不改。拉一段板胡名曲,吹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吼几句“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永远是此生最大的乐事……文艺人永远是年轻!让我们共同祝愿曾给无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带来无数精彩的可敬的艺术家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艺术生命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