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民
癸卯仲春,采风来到渭北高原上的澄合矿务局权家河煤矿,但见矿井封闭,俱乐部关门,邮电所墙皮斑驳,呈现在我们面前几乎是一片废墟。据陪同的煤矿负责人讲,这个开采于1970年的煤矿曾两度关闭,2015年第二次关闭后渐渐趋于荒芜。
在仅存办公楼上座谈时,意外地得到曾在此煤矿工作30年的李永刚先生惠赠的诗集《一个矿井的记忆》(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如获至宝,此后三天采风活动之余几乎一口气读完这部诗集,同行的妻子读得流下了热泪。大有见到久别重逢甚至死而复生的亲人之感!
这确实是一部追述权家河煤矿激情燃烧岁月的艺术真实写照。与笔者同年考上大学的作者李永刚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教书育人,继而做《盗火者》矿报主编、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在此成家立业的他见证了权家河煤矿的发展繁荣和衰落乃至关闭的全过程,结下了深深的难以割舍的感情,虽然后来离开了权家河煤矿,但藕断丝连,时不时回到矿上走走看看,这次采风首站到权家河煤矿也是他提议的。
据他讲,早在2002年权家河煤矿政策性破产后,他就萌动了“用诗的表现方式忠实地把对权家河矿的所经所见所感以及珍存已久的情感写出来”,但因主客观原因迟迟未动笔。直到2020年末,即权家河煤矿第二次也是永久关闭5年后,因翻阅老同事送他的一本澄合矿务局建局五十周年画册而打开记忆的大门,一发不可收,从12月14日至22日不到10天的时间,作者在业余甚或出差途中开会期间夜以继日将心中涌动的情感的层层波澜化为诗句,从十七节写到二十四节,再写到三十三节,用朴素的诗句记录下对一个矿井的情深意切的记忆。在付梓之际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补充和打磨。以诗歌的形式艺术真实地再现了权家河煤矿的发展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使已经关闭多年的一座煤矿又复活了,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使人们通过此诗集重温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一批“盗火者”在渭北黑腰带上一颗黑金上曾经创造的璀璨历史,堪称权家河煤矿兴衰的史诗。
这确实是一部歌颂劳动者光荣的赞歌。历史是劳动者创造的,但曾几何时,转型社会时期,社会上追星族甚嚣尘上,而劳动者无人问津。什么“笑贫不笑娼”,什么“宁愿坐着宝马哭,不愿坐着自行车笑”,而为开采供应生产生活煤的工人们却默默地在渭北高原上的矿井下汗流浃背地劳作着,他们干的扎,住的差。笔者采访人民艺术家贠恩凤时,她说她到蒲白煤矿井下看到工人裸露着上身弯腰采煤,她哭了。但我们的作家们有几人采访过他们写过他们?作者虽然后来离开矿区到了位于城市的上级单位工作,但他没有忘记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矿区,他想回到从前的矿上:“这实在是难忘的岁月啊/每一天都是一个音符/每一年都是一个乐章/我多么想从现在出发/完成一次梦想/回到矿上的从前/再经历一次/从前矿上的时光”(《我想回到从前的矿上》)。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他不可能回到矿上工作,何况矿已永久性地关闭了,但作者用诗句表达自己对矿区和矿工的情感:“每一粒煤/都是矿工的/一滴汗水/每一块煤/如同矿工的肉与骨头/煤场的煤山/就是一个矿的心啊//月光下/是黑色的梦想/阳光下/是黑色的波澜//我与煤山如此之近/眼前这隆起的黑色/迅速升腾为/我冬天里的希望/一生一世的/火焰。”(《煤场好大》)“充灯房的女工啊/实在是美的存在/眼睛和矿灯/深藏了多少无言的/情话。”(《充灯房有许多美女》)。劳动光荣,工人伟大!这是多么真挚的感情!这是多么真诚的赞美!
这确实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励志作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当今中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但毋庸讳言的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教育的一些失误,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愁强说愁,一些作家也在象牙塔里无病呻吟。
但听不见曾在最底层战斗生活过的诗人李永刚的呻吟,看不见他笔下的抱怨,听到的却是他激情澎湃的诗朗诵,看到的是他对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矿区的美好回忆。“邮电所门口的墙上/那个方方的绿色邮箱/曾经绿了矿上多少人的心窝//那斑驳的邮电绿/依然斑驳地绿着。”(《小小邮电所斑驳了多少人的记忆》)“想起权家河矿/我就会想起井架上/风中呼啦啦作响的/那面红红的旗。”(《井口中有点神秘》)即使《矿后面的那些坟墓》中写到的:“这是落脚在矿上的人/最终的归宿/他们来自天南地北/祖籍已经被风化为/一个枯瘦干瘪的符号//唯有逝去的人/用自己不散的灵魂/依然守着/叫作权家河矿的/这片土地/守着不远处/早已停止呼吸的矿井/守着与煤生生死死的/一世情意。”也于哀婉中怀念,于怀念中守望,于悲伤中给人力量。
一代煤矿工人虽然垂垂老矣甚至去世,但有了《一个矿井的记忆》,他们永远音容宛在;权家河煤矿虽然关闭了,但有了《一个矿井的记忆》,权家河煤矿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一个或若干个企业倒闭或关闭了,但有了一个或若干个《一个矿井的记忆》的书写,一个或若干个企业的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将与世长存,照亮着中国企业在新时代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23年4月23日于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