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乡村的路依然漫长

发布时间:   作者:雷亚雄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雷亚雄


我喜欢农村,渴望返璞归真、回归乡村。在田间地头慢步,在山水间畅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天地的恩赐和馈赠。不求世外桃源,只为田园风光。渴望回归不是就能回归——现在的农村和以前的农村完全不同了。人走了、门锁了、地荒了、村空了,失去了往日的纯洁纯净和纯朴。很安静,但不是宁静中的安静;村是静下来,人的心没有静下来。新的建筑物没有任何特色,不土不洋、不城不乡、不今不古、不伦不类。到处都是人为的痕迹,拆了个真的、修了个假的,扒了个古的、建了个新的。跟风、模仿、复制,好端端一个古朴厚重的传统村落,折腾的面目全非了。没有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反而一味地拿来城镇的模式,一个整体被肢解了,变成了一个“四不像”的怪物。乡音无改乡容改,乡愁不在忧愁在。失去灵魂的乡村,留给未来的不是美丽的乡愁、难忘的回忆,而是伤疤和痛苦。

城乡的差异性很大,必须要差异化发展。建筑风格要反映农村特色、突出田园风光、方便生产生活、注重风土人情、体现节俭纯朴;绿化美化要以生态化、本土化为主,发展庭院经济,打造花果、蔬菜采摘园,花卉、养殖观赏园,真正呈现出“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农家风貌、田园风光。

我们的窑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点缀在山梁间、崖畔下的一孔孔、一排排窑洞自然和谐,古朴厚重。窑洞有文化、有故事、有历史、有幸福、有回忆,当然也有痛苦、有泪水、有年轮的痕迹。因此,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坚守风格就是与众不同的差异,也就是陕北农村最大吸引力和生命力。

“乡村振兴”本质上主要还是人的振兴,离开人、没有人的乡村振兴都是徒劳的;中国式现代化其实主要还是“人”的现代化。离开人的思想素质、没有人的精神境界的现代化也是寸步难行。现在居住在乡村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身体条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诸多方面,都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这一部分人主要是生活保障、体恤关爱、日常照料,让他们居家不失落、情绪不失控、孤独不寂寞、生病不生气。为他们着想,就是为未来的农村着想;照顾他们,就是照顾农村的未来。

振兴乡村首先是回归乡村;回归乡村主要是回归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孝道回归了、乡贤回归了、民俗回归了、亲情回归了、风土人情回归了,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基本功也就扎实了。问题的关键是,所谓的回归只是一种期待,不是想回归就能回归。短期回归容易,真正的回归不容易。想办法离开、离开不想回来还是主流,哪怕是飘落在城镇,也不愿意回来。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所在;风水轮流转,也许就转到了城里人向往农村、农村人抱团进城的阶段。转过来的这一轮短期内难以改变,这是我们现阶段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没人种地是客观存在的。地多的人都不种地了,没地缺地的人现在随便种;年轻人都不种地了,老年人反而拿命种;撂荒地越来越多。过去是撂远地、撂山地,现在是远近一起撂,水地川地坝地台地大片撂。

未来的农村究竟是什么样,一切都是未知数。所谓的花果飘零,不仅仅指传统产业,传统的枣树、杏树、果树、家园、菜园,没人管了,凋落了,没有烟火气了,自生自灭了,也不再收获果实了。更主要的还是指传统文化的错位和缺失,带来了人们精神家园、思想认识的错位和缺失,这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农村非常静谧。除了时断时续的流水声、隔空传来的狗吠声、枝头唱响的鸟叫声和乡村路上的喇叭声,几乎听不到其他声音。静谧的背后,难以名状。

回归,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回归往日的纯洁纯净纯真和纯朴;回归有人有水有田有色彩、有烟火气的乡村,它更是一种心的回归、精神的回归。我们相信,在党的阳光雨露的不断滋润下,那个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一定会回归。    2023年1月14日晚

(作者雷亚雄系榆林市榆阳区政协原主席)


编辑:晓佳           责编:高思佳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