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榆阳:创新“五大机制”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作者:惠刘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 通讯员 杜欣 薛艳姣)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以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创新乡村振兴组织领导、工作推进、产业振兴、人才发展、乡村治理“五大机制”,实现产业兴旺、群众增收,脱贫成果巩固扎实有效,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高效运行组织领导机制。一是坚持区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规划先行,整合投入1亿元,统筹推进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1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持续巩固深化“一拆三改、四区分离、五化同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推进就地移民搬迁建设,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二是坚持涉农部门“三位一体”抓乡村振兴。根据区情实际,按照“职责明晰、互不交叉”和“农办牵头抓、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抓、乡村振兴部门具体抓”的思路,率先调整优化过渡期内涉农部门工作职能,实现了有序交接、顺利过渡。三是坚持专班机制抓乡村振兴。建立“5+3”工作专班机制,成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考核“5+3”工作专班,各工作专班由1名区级领导担任牵头领导、1个职能部门担任牵头部门,各成员单位分工合作、协调作战,督促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创新比学赶超工作推进机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制定实施“一周一监测、一月一督导、两月一审计、一季一排名、半年一小结、全年一考核”乡村振兴高效推进机制。由乡村振兴局牵头负责,及时通报存在问题并限期整改完成,情况严重的进行约谈或组织处理,整改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作为评先评优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鲜明工作导向,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推动一级一级抓好实施,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有效促进三级书记、各级机关、社会各界齐抓乡村振兴格局。



形成全链条产业振兴机制。一是优化主导产业布局。大力构建玉米及饲草、马铃薯、林果、大漠蔬菜,羊子和肉牛,特色优势产业“4+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二是促进产业融合。积极推动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扩容升级,启动马铃薯深加工、万头肉牛屠宰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关键性项目建设,推进菊芋综合加工项目和“南果北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举办“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以点带面撬动乡村旅游发展。三是打造农业品牌。积极推广“沙地上郡”区域公用品牌,借力创建“榆阳肉羊”“榆阳肉牛”“榆阳苜蓿”等地理标志产品,多点布局设立榆阳好产品形象店,让更多的榆阳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全国各地。四是培育经营主体。持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全年新培育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加工型明星企业4家、示范农民合作社5个,纳入全国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稳定在3000个以上。五是激发农村活力。持续推进“一户一田”改革,试点推进“一组一田、一村一田”。实施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行动,在北部草滩区大力发展“伙场经济”,在南部山区推广“庭院经济”,全年新增集体经营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10个,每个乡镇至少再培育1个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



健全选培结合人才发展机制。坚持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着力构建选优培强人才发展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制定《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三支一扶”、特岗计划等省级人才项目,深入推进“火种培育”“青蓝工程”等重点人才培育工程,全区共选派105名第一书记(软弱涣散20名)、174名驻村工作队员和25名农村工作特派员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在全省率先实施培育“头雁”项目,确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培育机构,对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项目第一期将培育40名“头雁”,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一支100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带动全区50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为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完善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机制。围绕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目标,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扩权强镇,深化乡镇审批、服务、执法等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和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制度,遏制“微腐败”,规范“微权力”。二是创优乡村治理方式。健全“七制”模式,将乡村治理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效融合,通过民主协商、多元调解、积分治理、群众评议等方式有效激发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总结推广大河塔镇“拴正人家”、孟家湾乡“追梦超市”“积分制”治理和牛家梁镇“议事协商”治理模式。三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广“智慧马合”信息化试点建设经验,建设智能化全科网格,整合土地环保、综合执法、安全生产等领域资源,“一网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编辑:夏雨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