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冠琦
我常常在想,发明考试的家伙真是个天才,如果没有考试,生活和工作将要产生多少麻烦。金庸武侠小说里英雄人物为了争夺武林盟主,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如果把考试这个概念引入武侠世界,那么多少问题将迎刃而解,至少不用一个站起来就要有另一个倒下去。
考试看似是测验知识,其实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是实用主义的产物。一位名校的校长曾对我说,如果不考试,那么中国人只能是走后门拼关系,关系硬的取代关系软的,背景大的取代背景小的,这将是多么可怕的局面。
考试对于学生而言总是可惧的,考前熬夜备战,考时抓耳挠腮,考后长吁短叹,最可惧的还是家长和老师的斥责,如果这场考试还牵涉其他后果,那么就更可怕了。相信各位读者,一定听说过学生中高考失利跳楼自杀的消息。一纸试卷如此可畏,成绩公布的瞬间,试卷犹如地震,即使不让人倒下,也要使人摇晃几下。
生活当中,经常有家长发火斥责儿女考试没有考好。我问家长,是不是孩子考试发挥失常了?家长对我说,并非是考试发挥失常了,而是这个孩子平时就不好好学。我听了很奇怪,就对这个家长说,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检验出了孩子的真实水平,这样的事高兴还来不及,为何要对孩子发火呢?平时没有好好学,考试反而考得很好,一切问题都遮掩起来,这才是可怕的事情。这位家长听后陷入沉默,他对我说:“考试考学生的知识,也是考家长的心态,这证明我对孩子平时的学习关心不够,孩子成绩出来了,最应该反思的是我,而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
中国人长期与考试厮磨,对于考试可谓又爱又惧。爱的是考试的公平,这下不用走后门拉关系了,惧的是害怕自己考不过别人,考完之后连着几个晚上彻夜难眠。考试考出的何止是水平,也考出了人性。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水平,自然衍生出一个作用是区分高低。考试想让人心服口服何其难矣。
我在外县有个好朋友爱书法,当地人给他起名“王骄傲”,他对谁都不服,他曾经和一位青年书法家比试,让人定好了考试内容,两人在同样的时间分别写同样内容的楷书、草书,写完之后让评委打分。结果那位青年书法家胜出了,有人问我的好朋友服不服,我的好朋友一个劲地说不服。下午我和他在县招待所吃饭,我对他说:“哥,你的书法真不如那个小伙子。”我的好朋友对我嘿嘿一笑,他说:“哥也知道技不如人,写得好不好我还看不出来?但是好歹一把年纪,如果说哥服了那个毛头小子,以后这张脸往哪搁呢?哥也有说不服的权利,哥是心服口不服呢。”
考试的功利性,也催生了考试的作弊,谁一辈子考试没作弊,或者没有作弊的想法呢?我在小学的时候,语文数学都名列前茅,但还是有几回作弊,原因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回,遭遇了一道难题,我写出来后觉得不放心,就朝同桌的试卷瞥了一眼,发现她的答案和我的不一样,我反复思考,犹豫不决,最后写了同桌的答案。结果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考了96分,同桌考了100分。我就奇怪了,我问同桌:“你的这道题怎么对了,我的反而错了,咱们答的是一个答案呀!”同桌对我说:“我最后不放心,抄了你的答案,你的答案是对的,所以我得了满分。”同桌的话,让我哭笑不得。
记得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曾对我说,过去有多少在革命期间立下赫赫战功的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文化程度低,不能适应行政工作,自愿回乡当农民。其中有一位和我爷爷是战友,新中国成立前是第四野战军某师的副师长,他对我爷爷说:“国家统一需要的是视死如归的武人,现在搞建设需要的是才能突出的文人,我把自己的官位让出来,让有能力的人上来,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我回乡务农也是自得其乐。”
当我们有一天,发自内心对所有的职业都能尊重的时候,我们的考试自然没有人会作弊。当我们有一天,发自内心承认差距并能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我们的考试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当我们有一天,整个社会不热衷做官发财的时候,我们的民族就会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