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炒凉皮

发布时间:   作者:杨广虎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杨广虎


凉(面)皮是西府名小吃,从小就看着母亲早早洗面、用柴火蒸面皮,可以说是亲眼目睹。但是,我不爱吃凉的,刚刚蒸出来的面皮我喜欢,切成和扯面一样的宽片,就着酸辣汁子,比蒜蘸面柔和,圪蹴在灶火房或者门前的碌碡上吧唧吧唧很快一碗吃完,舔着碗底,天真烂漫,满脸调料,余味悠长。
  陕西凉皮历史久远,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关中西府老家,每家媳妇都会做,和做臊子面一样,是日常生活必需和必备。从原料上分,凉皮分为米皮和面皮两大类。米皮现在有汉中米皮、秦镇米皮,汉中米皮一般热吃,也可凉吃,有汉中人称为“热凉皮”。我去汉中,朋友早上以菜豆腐热凉皮招呼,富有地方特色,把人吃得饱饱的,也有营养,但是凉了不好吃,有些绵软。秦镇米皮一般蒸出来放凉吃。这两种米皮调料和佐料是有区别的,汉中米皮放辣子盐和醋,味道较淡,配以小豆芽等;秦镇米皮放辣子盐酱油和醋,味道较重,配以大豆芽、黄瓜丝等,吃起来有滋有味。两者制作原料大米因地域有所不同,调料、佐料以及轻重不同,所以味道也有很大差异。西府人口味重,喜吃酸辣,宁肯吃得辣嘴唇,先过把瘾再说,后受罪怂管!当然,从制作方法上讲,以面为原料的面皮又分为:凉皮、面皮、擀面皮。不洗面的称为凉皮,洗面的称为面皮,需要擀制的是擀面皮。这三种中,最常见的是洗面的面皮,所以现在一说到凉皮,大家想到的都是洗面的这种做法的。而擀面皮是我老家关中西府——宝鸡的特色小吃,所以常称为“宝鸡擀面皮”。擀面皮现在很难吃到手工做的,大多是机器轧的,太硬,调料入不了味,吃起来硬邦邦的,没有酸辣凉搅团好吃,更没陕北碗饦能咬动、有嚼劲。要说好吃,我觉得,还是刚蒸出锅的面皮和面筋。
  今年夏季,进入小暑,酷热难耐,啥都不想吃,咥面嫌胀,喝水不耐饥,一伙子朋友喊着进秦岭山中避暑,路过太乙宫,众人异口同声要去吃炒凉皮。炒凉皮是这里的“网红小吃”,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改良和创新,有酸辣、麻辣、香辣、孜然、鱼香,糖醋……各种各样的味道,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另外加鸡蛋、蟹肉棒、火腿肠,搭配上特别调制的芝麻酱,一碗简单的炒凉皮,里边的内容丰富无比,满足着你的味蕾。吃起来不错,但是我不喜欢里面有点发黑的酱油味道,炒来炒去,凉皮烂成一个个疙瘩,不好看,吃起来黏。看着美女们大快朵颐、狼吞虎咽、满脸是汗地吃着炒凉皮,辣得直伸舌头,叫人难以理解。当然,能吃上这样的一碗酸辣炒凉皮已经很不错了,再喝上一碗冰糖绿豆汤,小夏解暑,酣畅淋漓。
  酿皮和凉皮是西北地区特色美食,算是主食,也可当“快餐”,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套等地颇受喜爱。制作方法也不同,酿皮是用面团洗出来的,有面筋,比较厚,凉皮是一种用面水涮出来的面皮,很薄。我觉得西府关中的凉皮细发一些,加上好水、好小麦、好醋、好辣子、好手艺,一碗美滋滋的酸辣炒凉皮,让人垂涎欲滴。
  舌尖上的美味,要好吃,要吃好,看来还是要自己动手,才符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好在炒凉皮做起来不是很麻烦。不作秀,实实在在做。我从楼下菜市场买来手工凉皮、面筋以及一些调料,从小吃饭简单,吃酸辣就酸辣,不爱再添加什么青椒、洋大红辣子、酱油、蒜汁、芝麻油、香菜、黄瓜丝等等,如同拌面。我喜欢大快朵颐,把凉皮切成宽面片状,平锅底烧上清油,防粘锅底也除味。切了一些姜丝,为了有香味,切了白葱段,等油热,先放入辣椒面,一声“刺啦”,油泼一般,再倒入凉皮,依次放上手工香醋和少量盐,在锅中不停翻滚,三五分钟即可出锅。吃起来真美,不仅冬季,夏季更有味,酸辣可口,葱香留唇,绵软润滑,爽口开胃,透明橙黄,色香诱人。入口细腻润滑,酸辣筋道、柔韧可口,令人食欲大开、精神倍增,也不胖人。
  家在宝鸡陈仓西部,和甘肃天水、张家川等不远,过去在农村,凉粉儿、酿(凉)皮子,还有黄(凉)面,是夏季消暑的美食,现在更是灵活搭配,根据个人喜好,二合一、三合一混搭,就是为了让人吃个舒服、吃个健康。
  有人怕炒凉皮太好吃吃得快噎住,吃起了烤羊肉串,慢慢来;也有人没吃够,吃起了肉夹馍、凉皮夹馍,啤酒加冰峰,玩着花样让自己咥美吃好。说到底,先吃上一碗酸辣炒凉皮垫底就够,其他的美食在这个夏季对我而言,都黯然失色。当然了,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美食,不能苛求。若是你能吃一碗我做的酸辣炒凉皮,肯定会忘不了,我有这个信心。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